应天故事汇 > 绿光 > 美人跃龙门 >  上一页    下一页
五十九


  “呜呜,我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你跟着荆轲走的,不是吗?”赢政脸色铁青,双手紧扣,就怕自己会因为高渐离烦人的哭声而失手揍她。

  “呜呜……阿轲把我带到邯郸就把我给丢下了……”

  “她怎么会无故把你给丢下了?”他目光凶残地望着大门外,就是不看跪坐在地的泪人儿。

  旁人看来,她哭得梨花带泪,惹人怜爱,但对他而言却是如闻鬼哭神号,引他杀意渐生。

  “因为……呜呜……”

  “快说!”赢政不耐地站起身,门外的随行侍卫一个个敛身门墙,不敢再偷看。

  高渐离颤巍巍地看着他,泪水无言坠落,楚楚可怜,惹人不舍。

  他深深吸了门气,努力抿出笑来。“你慢慢说,不急,慢慢来,寡人等着。”

  今儿个如果不是想从她嘴里挖出关于荆轲的消息,要不是看在她是荆轲好友的分上,她早就葬身黄河了。

  等她抽抽噎噎又哭了一刻钟,眼看他耐性告罄之际,她终于说了。

  “阿轲说要送我去榆次,可我说不要,她就生气了,就在近邯郸时把我给丢下,那个晚上我就被魏军给带走了。”

  赢政沉吟了下,“那你可知她原本打算去哪儿?”

  “她好像是要去临淄。”

  “她去那里做什么?”他不解。

  临淄是齐国国都,他也没听过她有任何友人在齐国,况且依位置来说,如果她打算送高渐离去榆次的话,应该不会朝邯郸附近而去。照她从边境出发,前往榆次是该往西北方,但邯郸是在西南处,这方位上落差颇大。

  “又好像说要去丹阳……”高渐离托着腮,眨着迷蒙大眼思索着。

  赢政眯眼瞪着她。丹阳是楚国城池……在魏国之南,他想,也许不用再往下问了,因为这个蠢女人根本就搞不清楚状况,他真不懂荆轲怎会有这般不精明的好友。

  在问不出所以然来,又不能将她留在大梁的情况下,赢政只好将她带回秦国,一来是替荆轲照顾好友,二来是盼能藉她将荆轲引回身边。

  他真的无计可施了,毕竟他已在魏国派人搜寻个把月,依然没有她的消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回咸阳。

  毕竟,他离开咸阳已经大半年了,宫中有太多事等着他处理。

  在回程的路上,由于高渐离哭喊着走不动,赢政只好咬牙忍耐把她请上马车,却压根没瞧见夹道人潮里,有抹熟悉的身影在瞥见他后,淡淡地转开目光,和几个男人无声无息的离开。

  回到咸阳时,北风微起,已是入秋,教他不禁想起和荆轲的初遇,想不到眨眼就过了一年。

  他思念成伤,仍强打起精神打理国事,除了等待荆轲回返,不忘思索还有什么法子可以逼她来见他,更担忧她是否被缚被伤流落他处。

  不安和恐惧让他更没日夜的勤政理事,下令筑数十条南通北往的驰道,教朝中百官莫不哀鸿遍野,压根不需要上头下令,他们私下争相遣调能动用的人力到民间寻找荆轲的下落,就在一日上朝时——

  “大王,魏国有军情回报,说是魏国民间流传着大王乃是贤德之君,降城不屠,无罪之人不杀,因而魏国剩余城池几乎是不战而降。”

  赢政原先听到并不以为意,然而听到最后时,他蓦地起身,急声问:“可有细查流言是从何处而起?”

  “大王,听说这是约莫一个月前,邺城里有人如此献计,劝守城将为百姓弃战而降,虽不知对方是谁,但那守城将说了,来者共是三个男人,其中一个有把大胡子,一个高头大马,最重要的是劝说的那人,只要一扬笑,犹如春融寒雪,大地回春。”王绾虽不识得另两人是谁,但可以一扬笑就春回大地、流日灿烂的人,首推荆轲。

  “后来呢?可有听说三人朝哪儿去?”赢政心急又难掩兴奋的走下殿阶,又问。

  “大王,臣差人细查了,是从邺城一路往西,直到安邑。”王绾跟着兴奋起来,彷佛荆轲已在眼前一般。

  “安邑?那岂不是接近上郡了?”

  “是啊!”等于就是秦魏交界了。

  赢政注视王绾良久,喜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暴戾肃杀,看得王绾双腿发软,有股冲动想要告老还乡。

  “既然都已经接近秦国了,为何她至今未回来?”

  “钦?”对耶……

  “都一个月前的消息了,她现在到底在哪儿?”赢政问得极轻。

  王绾却很想装死,暗骂到底是哪个笨蛋没跟他提醒,这份军情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一群废渣!给寡人查,不动声色地查,要是让他国君王知晓寡人急寻荆卿,因而危害到荆卿,寡人会怎么做,你等该是清楚,退朝!”

  赢政拂袖而去,回太平殿想再将所有军情细看一遍,推敲出荆轲的下落。

  其实他还是有点心喜的,只要她无恙,他就宽心一点,再者她在魏国劝降,自是助他许多。

  但她人都已经到安邑了,安邑与咸阳如此的近,她为何不回来?!想到这儿,他恼怒地将竹简往地面一砸,外室突地传来击筑声。

  近几日,每回他回太平殿时,击筑声就会在外室响起。击筑声曲婉柔顺,颇能安抚人心。

  听了好一会,赢政才低声唤道:“福隆。”

  “臣在。”福隆从门边闪出。

  “是你让高渐离在外室击筑的?”赢政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臣自作主张,但臣以为击筑声可以让大王愁思稍解。”福隆垂首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