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梅贝儿 > 续弦心计 >  上一页    下一页


  大丰王朝,建成二十六年

  今天对容府来说,可是大喜之日。

  这几天,卧病在床的老太君精神明显好转,指挥着几个儿子和媳妇,就怕竹院因为太久无人居住,打扫不够乾净,还有平日吃的、用的,一再确认都准备周全了才能放心,就是要让长房嫡孙住得舒坦。

  “婆母放心,媳妇早就打点好了,你就躺下来歇着……”二太太江氏的脸上虽然挂着笑意,却不是很真诚,想她也生了两个儿子,可就没这么受重视过,长房嫡孙就是不同,何况还是袭爵的孙子。

  老太君却是怎么也躺不住。“真想快点见到三郎,他今年都二十了,也该娶妻生子,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我恐怕看不到曾孙子出生……”

  由於长媳一连失去两个儿子,受不了丧子之痛,加上先天哮喘的毛病,顿失求生意志,爱妻心切的长子听闻昌州府有一神医专治此病,於是恳求皇帝恩准,携妻离京,前往定居。

  才过一年,原本子宫疲弱的长媳居然又怀了身孕,老太君可是天天求神拜佛,无非就是希望这胎能平安出生,之后长媳若真的产下一子,可会让她高兴得连嘴巴都歪了,不过当娘的一刻都离不开儿子,生怕心肝宝贝又这么没了,到时真的活不下去。

  老太君抱不到长房嫡孙固然失望,但也不是不能体谅媳妇的心情,只好派次子前往昌州府探望,并要她好好养病。

  直到长房嫡孙年满十五,为了议亲之事,总算盼到他回京,祖孙俩终於可以见上一面,只是想不到才下完聘,两家正式结亲,不到三天的光景,喜事变丧事,董家的闺女突然暴毙身亡,虽然尚未进门,但也算是容家的媳妇,三郎主动开口说要迎娶牌位,并立对方为正室,令亲家好生感动,大赞他有情有义。

  老太君可是打从心底疼爱这个生性善良宽厚、懂得体恤他人的长房嫡孙,这次绝不让他再离开自己身边了。

  闻言,江氏心里很不以为然,明明曾孙子都已经有好几个了,然而嘴上还是只能虚情假意地附和。“婆母说得是,只可惜大伯和大嫂死得早,没能亲眼看见他娶妻生子……”

  这番话触动老太君的伤心事。“这都是命啊……”

  就在三年前,昌州府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长子和长媳也双双染上,不到一个月就相继过世了。为了避免传染,官府还下令火化,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更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哀伤,老太君每回想起来就泪流满襟。

  如今长房嫡孙守孝期满,带着双亲的遗骨返回京城,一家人得以团圆,老太君总算在有生之年盼到这一天。

  江氏也跟着掉了几滴泪,接着外头就传来婢女的叫嚷。

  “……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

  “三郎已经到了吗?”老太君掀开锦被就要下床。

  “婆母别急,这会儿还不能出去,得要避着点,免得冲煞到……”因为要把大伯和大嫂的遗骨迎进大门,暂时先放在祠堂,等看好日子再葬在祖坟,而且依照传统习俗,身为子女比父母早死可是大不孝,自然不能见面。

  老太君叹了口气。“等事情办好了,就让三郎过来让我瞧一瞧。”

  “是。”说着,江氏便出去了。

  出了松院,她的脸色不大好看,如今袭爵的长房嫡孙回来,定是集三千宠爱於一身,婆母的眼里岂还有其他孙子的存在?虽说自己生的儿子总是最好的,不过在他人眼中,却是一无是处,连个功名都沾不上边,这该如何是好呢?

  待江氏来到祠堂,就见自己和三房所生的儿子、女儿全守在外头,连庶出的几房子女也跟着来凑热闹,无非是想和这位侯爷堂兄或侯爷堂弟打好关系,更有不少婢女不断地探头探脑,想也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都没事干吗?还不快去做事!”江氏连忙出声赶人,三郎上头原本还有两位兄长,可惜都不幸夭折了,如今他不只是容府的长房嫡孙,还顶着“凤翔侯”的头衔,就算是做妾,也好过当个婢女,这一点心思,她岂会看不出来?

  婢女们闻言,一下子就跑得不见踪影。

  江氏要孩子们先在外头等候,接着她走进祠堂,就见供桌上摆了两只牌位和鲜花素果,请来的道士正在诵经,而面露哀伤的三郎则是手持清香,跪在蒲团上,待诵经告一段落,便依道士的指示,呼请双亲魂魄归位,掷三次筊。

  一正一反,都是圣筊。

  “……你爹和你娘都有跟着回来,咱们也放心了。”三太太卢氏用手巾拭了下眼角,接过侄子手上的清香,插在香炉上。

  待仪式结束,道士便收拾法器,退了出去。

  容子骥温文有礼地朝在场的几位亲人拱手答谢。“有劳二叔、二婶还有三叔、三婶费心了。”

  几个长辈看着眼前发黑如墨、肤白如雪,气质更是谦冲自牧的侄子,跟五年前相比,不只变得成熟,五官也更为俊丽,令人看得目不转睛,放眼同辈之中,又有谁能比得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