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千寻 > 宅斗不及格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五十二 | |
|
|
“没错,里里外外都换了人,我把昨儿个送来的那批全支走,你不必担心柳氏会做什么,她不是个心肠歹毒的女人,只是昨儿个大夫人提出来的事儿让她一时接受不来,才会有此番举动。” 齐穆韧不是在替柳氏说项,而是不想让她太心慌,既然她是个不爱担心计的傻女人,只好让他来承担那群女人的疯狂。 尽管,他非常不耐烦内宅之事。 “哦。”点点头,这话是让她不必担心的意思吗?了解,可是等等,这不是她想问的,她想问的是…… “京城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灾民在大街小巷流窜,窃盗抢掠之事,时有所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啥?”话题怎么会突然转到这边?他有没有问错人啊,这时代不是女子不干政的吗,怎么会问到她头上?会不会是那篇阿房宫赋惹祸?又或者……这是古代的智力测验? 她琢磨不出道理,戳戳戳、用筷子将碗里的米饭戳出一个深洞,棒打出头鸟,出洞的田鼠活不久,还是装傻比较安全。 她蹙眉为难。 “王爷为难妾身了,这种事,妾身怎么会知道。” “如果你回答我的问题,我就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事。”他抛出诱饵。 她想知道的事?阿观猛然抬头,骨碌碌的眼睛转几圈,不确定地问:“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你这是怀疑爷?” 冷箭扫过,她全身发寒,哦,好有威力的北极极光。 “哪里是,爷多心了。”她笑得很巴结,急忙转开话题,把他的问题在脑子里转两圈后,说道:“不管是劫掠或是偷盗,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百姓活不下去了,当然也不乏有恶人趁机作乱。此事可大可小,一个弄不好,很容易造成动乱,若是有人在背后撮风点火,情况就会更糟。 “所以最好一方面施粥赈民,一方面让官府派兵维持秩序,如果可以的话,由朝廷出头,寻出空地盖屋子或搭帐篷,先安置灾民,只要民不动,贼寇就无法在其中煽动。” 他喝口薄粥微微一哂,续问:“可京里大部分米粮让某位权贵高价收购了,一斗米瞬地从十五文涨为九十文,于是有更多的商家见机拼命囤粮,而灾民太多,官仓里的米只能赈济灾民,一般平民百姓家里若无存粮,就得去买那些昂贵米,民怨于焉生起。” “那位权贵背景很雄厚吗?王爷动不了他?” “你要爷带兵抢人家的米?”眉头扬起,他没有生气,可光是眼神就让人很……心惊。 这不是最快、最有效的做法吗?国家有难时,哪一朝、哪一代的帝君不是把念头动到平民百姓头上,何况是一个有野心的贪官,砍个几刀会死吗?说不定他还会声名大噪,额刻月亮、人称齐青天。 可是齐穆韧那种口气摆出门,阿观只好把抢劫念头硬生生压下去,笑道:“也……不是。呃,请问爷,是只有京城犯水灾,还是全国各地都有水灾?” “只有京城附近。” “那对外的道路有没有因为大水而封闭?粮仓里的米能不能撑到新米从外地运来?” 阿观发问,他知道她已经摸到重点,眼底闪过一抹欣赏。 看见他表情,她松口气,笑道:“有种名为食蚁兽的动物,它有一条灵活的长舌头和锐利爪子,它会在白蚁穴上挖洞、舔食白蚁为生,它每天要吞下三万只白蚁,而每个蚁穴里至少有一百万只白蚁等着当它的食物。 “照理说,它只要一天挖开一个蚁丘就能得到充足的食物,但奇怪的是,食蚁兽不会在同一个蚁窝前面停留太久,它会分别在许多的蚁丘中取得一天所需的食物,王爷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是在讨论水灾?怎又跳到这里来,齐穆韧摇头,等着听她的下文。 “当食蚁兽离开,蚁丘里的白蚁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被破坏的洞给封起,而负责产卵的白蚁在当天会产下更多的卵,将损失的白蚁数目给补回来。 “大自然与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平衡作用,只要将阻碍排开,生物就会很快地找到供需平衡的方法。” “这与水灾有何关联?” “人也是生物的一环,只要没有外在阻碍,就会自己想办法平衡供需。朝廷要做的是——把京城米粮价高的消息往外散布,并且维持交通顺畅,自然会有想赚银子的商人把米大量运进京城,当京城米一多,价钱自然会往下掉,而那些居心不良、企图囤积米粮赚国难财的权贵,就会狠狠大失血。” 齐穆韧微笑,在她的粥上放一块煎蛋。 他发现,她很喜欢用动物来比喻人,上回的北极熊、蝇虎、狐獴以及这回的食蚁兽都是。 不过她的心太软,这样的人没有能力痛击敌手,顶多是不输不赢,平手收场。 那回他的做法是:把米商运粮进城的消息泄漏给陆王,陆王自家仓库堆积了那么多的米,怎么可能容许商户进京,于是他带兵阻在城外,不让米商进城。 陆王自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却不晓得齐穆韧就在后头等着收益,他匿名以低价收购那些进不了京城的米。 之后他放出消息说,眼见百姓无粮可炊,“苦民所苦、痛民所痛”,“不得不”将自家庄园所产之米以平价卖出,让平民百姓解了燃眉之急。 陆王暗地笑他傻气,不懂得忖度时势大赚一笔,也不相信齐穆韧的庄园有多少米可以供应。 可日子一天天过,他脸色越来越难看,齐穆韧的米竟然货源不断,足供全城百姓熬过荒年,直到他发现失算时,京城勋贵贱民富己的谣言已经四下流传。 皇上为此龙颜震怒,派钦差大人彻查此案,这并不难查,随便一问就可以找出数百个人证,证明陆王家族经营的米铺,一斗米要卖到九十文,而打开陆王府的库仓,里面的米是平日囤量的数十倍,再加上陆王私派兵丁阻碍米商入京时,曾经打死不服商民十数人…… 证据确凿,陆王削爵夺职,虽未入狱流放,但仕途荣耀就此到了尽头。 皇上下令,将陆王所囤之粮转给靖王,以平靖王爷损失。 此讯传出,京城扬声高贺,一时间,那些与陆王一起囤粮的商铺变成过街老鼠,生意一落千丈,而原本没有经营粮铺的齐穆韧把皇帝的赏赐交给穆笙,穆笙私下购进二十几间铺子,开始卖米。 靖王爷福民爱民的义行传遍京城各地,但齐穆韧并不居功,他将此事归到皇帝身上。 因为阿观说得对,他的确惹不起这位陆王,陆王是皇帝的堂兄,牵丝攀藤的他好歹要唤对方一声伯父,虽然陆王已降为平民,但手上的人脉依然很广,最重要的是,他是站在二皇子齐宥家那边。 于是事情一传二传,传到最后变成皇帝早知陆王为人贪婪,于是“运筹帷幄”,给他一个教训,好教京城权贵、文武百官有所警惕。 瞧,皇帝竟为了百姓对自己人下手,那是何等高贵的情操。 说穿了,皇帝不是不气恼,就算事后处理圆满、百姓赞扬,毕竟有损皇家颜面,皇帝怨齐穆韧早知此事,为何不在事发之前上奏表? 齐穆韧跪地请罪,言明:陆王是朝廷重臣又是族中长辈,在没有足够证据下,怎敢心生怀疑,自己不过是见百姓无米可食,怕引发动乱,情急之下,才会以庄园米粮应急。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