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亦舒作品集 > 老房子 >  上一页    下一页
婚礼记者(3)


  “怎么没有,想要个孩子,但是不愿交给保姆带。叫我留在家中,做全职主妇又不是我那杯茶。”

  子蓉颔首。

  “总括来说,相当享受家庭生活。”

  “开销由两人平均分担吗?”

  可爱的李秀雯笑答:“我不喜做伸手牌。”

  “祝你们白头偕老。”

  活泼的她说:“已经有白发了。”

  子蓉受她感染,对婚姻多了一丝希望。

  而女方经济与精神独立,是否有利婚姻?这是大学社会系的一个论文题材呢。

  第三个请问对象就没有这样幸运。

  吕合玲女士相当年轻,歇业在家,怀孕,环境较差。

  子善轻轻问:“满廿一岁没有?”

  她微笑,“快廿二岁了。”

  “为什么这样早结婚?”

  “渴望温暖。”

  “有否如愿以偿?”

  对方苦笑。

  子蓉安慰:“只要感情好,其余一切可以解决。”

  “可是这世界没有钱难办事。”

  子蓉说:“年轻也是本钱。”

  吕女士颔首,“我打算把孩子交外婆,再找工作做。”

  “有无觉得仓促?”

  她低下头,“时间可以打回头的话,我就不结婚。”

  啊,她承认失败。

  子蓉侧然。

  “吕女士,这段访问会在报上刊出。”

  “我知道。”

  “我帮你在照片面孔上打格子可好?”

  吕女士笑了,“一定会认出来。”

  子蓉告辞,立刻到办馆去叫人送水果及巧克力糖到吕女士家。

  子蓉伏在报馆写字格前苦写。

  同事问:“有故事了吗?”

  “有一点。”

  “子蓉,看不出你会暗中用工夫。”

  子蓉一时不知这话是褒是贬,不方便回答,赔笑之余,执笔疾书。

  同事并没有走开,“为爱情做文章,多么取巧,不过,你写的真是爱情吗?抑或,现代婚姻轻率自私,早已不值一哂?”

  子蓉只是说:“你的意见十分中肯。”

  她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打算先交出头三段访问稿,以及前后对照的相片。

  看了真叫人欷嘘。

  傍晚,接到电话。

  “刘小姐,我是吕合玲,请到我家来一次。”

  子蓉听出她声音中的悲伤与屈辱,“我十分钟后即到你处。”

  子蓉看到年轻的孕妇脸上全是瘀青,一只眼睛肿如鸽蛋。

  “唉呀,快通知警方。”

  “他知道我接受话问,非常生气。”

  “你有无亲友家可以暂避?”

  伤者摇摇头,“他再也不会回来。”

  “我陪你到医生处检查。”

  相熟的医生检查过后建议孕妇住院观察。

  吕女士坦言:“我没有钱。”

  子蓉说:“我有。”

  当晚,吕合玲就小产了。

  为故事平添一丝悲惨的意味。

  编辑读完访问,忍不住问:“她打算怎么样?”

  “与丈夫分手,白天可在亲戚开的纺织厂工作,晚上到理工大学修读课程。”

  “呵重新做人。”

  “正是,社会上这种再生人是很多的。”

  “之后,就炼成金刚不坏之身了。”

  希望她成功。

  第四对夫妇令人鼓舞,两人加一起足足一百六十多岁,共育有五名子女,廿二名孙儿,三个曾孙。

  戚氏夫妇身体机能良好,相敬如宾。

  子蓉精神为之一振,这是婚姻最好的一面。

  问到老太太过去六十年有何烦恼,她答:“有,他鼻鼾声不绝,真讨厌。”

  子孙们大笑。

  廿二名孙儿中有五人已婚,也许得到优良遗传,无一人离婚。

  他们当晚有饭局,请记者同往。

  子爱问:“有人生日?”

  戚老太太笑:“那么多人,一定有人生日。”

  子蓉与他们一家大吃大喝,非常尽兴。

  细心的她留意到,当晚结账的是老先生本人。

  如此疏爽,怪不得子孙乐意欢聚,做快乐的老人家也得讲条件:看得开,手头宽裕,身体健康。

  老了,一定要向威氏学习。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