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亦舒作品集 > 众里寻他 >  上一页    下一页


  "谁教你中文,是父母吗?"

  方倍据实答:"我在中华文化中心办的中文班读了五年。"

  她告辞,走到门前,因为高兴,她跳跃一下。

  冯乙的同事看着少女背影,"她有写作天份?"

  "真正有天份的人极之罕见。"

  "那你是渔翁撒网。"

  冯乙说:"她具备条件,她的文字有细节:游艇会裏的悼念会,季节气候时间气氛,带出短暂急逝生命,祖父母颤抖打皱的手握谢每个来访客人,向他们道谢……很动人。"

  "冯乙,很少听你赞人。"

  "是,愿意写中文的人越来越少,都认为缺乏前程,尚未动笔,便艳羡英文书动辄畅销三千万册。"

  "不是时常讥讽畅销书吗?"

  "英文畅销书不一样。"

  "心思如此复杂,怎能静心写作。"

  冯乙答:"那孩子单纯,她毫无杂念。"

  ICQ,冯乙苦笑。

  他担任当地一份华文报编辑已有两年,刊登社团消息及图片实在已经生腻,希望得到新血。

  谈何容易,在学校裏他们还得兼顾英法两语。

  可是因为教学方式轻松,他们并不觉得特别辛苦。

  原来只是个小女孩,中文系出身的他颓然。

  方倍回到家,神气活现地对管家说:"从今日起,我的名字叫方舟。"

  管家正在签收一只大纸箱。

  "这是什麼?"

  "巴黎寄来的古董,你母亲的收藏品。"

  这时孙女士兴奋地推门进来,"寄到了吗,让我看看。"

  她拆开检验,原来是两幅玫瑰图案染色玻璃,她小心翼翼朝阳光举起,"小倍,这是路易康复铁芬尼的玻璃窗,一共十六幅,我都拿下了。"

  孙女士吁出一口气,转让给客户,从中获利。

  她在近郊租了一间货仓,堆满类此宝物,囤积居奇,换言之,孙女士是个小生意人,手法有时颇为腌臢。

  方倍曾经见过从峇里岛运回的坛香木古朴雕刻大门,原来属於一间庙宇,又有庞贝古城找来的一块碎石拼图,是小小爱神丘比特射箭人像,此刻,它们都跑到富豪的家裏去了。

  只听得母亲问:"猜猜这些染色玻璃会装置在什麼地方。"

  方倍想一想:"浴室。"

  "是一间兰花种植暖室。"

  管家称赞,"那多美。"

  "是,暖室朝东,每天太阳升起……"

  小倍没听下去,这些都是身外物,她没有兴趣。

  她回到房中,问编辑部要了些资料,坤容的电话又来了。

  "有空吗,记得那个叫朱昌的孩子?"

  "她怎麼了?"那张小脸烙印在方倍脑海。

  "她一直叫妈妈,你可以来看她吗?"

  "案情发展如何?"

  "原来她母亲嗜赌,欠下大量赌债,债主持枪上门,那母亲逃逸,父女遭到枪劫,为着家声,丈夫还得替妻子顶罪掩护。"

  "荒谬。"

  坤容也这样说:"幸亏到了你我这一代,已不知面子为何物。"

  "抓到凶手没有?"

  "没有,那女子丢下家人不知所踪。"

  "我马上来。"

  方倍走进病房,看护正在替小孩解换绷带,尚未发育的胸部伤口是一个洞,即使痊愈,也是终身疤痕残疾。

  看护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麼,轻轻答:"可借助矫型手术。"

  方倍不出声,握住小朱昌的手。

  看护又说:"人类总有看得到或看不到的伤口。"

  方倍点点头。

  朱昌说:"姐姐你来了。"

  "是,我给你带来星球大战影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