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影视原著 > 恰同学少年 >
一三三


  旁边的观众们一片啧啧称奇声,就算看不出意思好坏,子升的一手字也已令大家叹为观止。

  店老板双手捧上了一个红包:“这位先生,多谢多谢,谢谢先生了。”

  子升赶紧推让:“这怎么好意思?”

  店老板:“些许心意,权作润笔,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子升还想推辞,毛泽东伸手把红包接了过来:“老板的心意,我们也莫讲客气了。”

  红包里倒出的,居然是两块光洋!站在街拐角,毛泽东和萧子升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满街毗接不断的各种店铺,眼睛都亮了。

  两人当下就用这两块大洋买来红纸,租用了一个 “代写书信”的字摊,抄来一些比较像样的店铺的名称,开始“做生意”了,对联由子升写,讨钱的事情由毛泽东去做。

  他们的“生意”果然还不错,子升挥笔如云烟,毛泽东则一家家店铺跑去,一个下午,眼看着满街渐渐都换上了子升写的新对联,对联摊子前,看热闹的路人也越挤越多,子升的构思和书法成了当街最精彩的表演。

  便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吆喝:“让开让开,都让开!”一个剽悍的家仆扒开了围观的人群挤了进来。

  子升停住了笔,抬起头,看到人群外停着一乘轿子,一个六七十岁、一身长袍马褂,翘着稀疏的山羊胡子的干瘪老头,正昂着脑袋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这人显然来头不小,围观的人们都赶紧退让,几个士绅忙不迭地点头哈腰:“丁老爷……丁老爷好……”

  老头眼睛斜也没斜那些讨好打招呼的人一下,径自来到摊前,斜睨着写好的两副对联。看着看着,他昂得高高的脑袋突然低下了,神情一下子专注起来,拿起了一副对联,架起挂在胸前的眼镜,仔仔细细,从上看到下,再从下看到上,仿佛是有些不敢相信一般,目光转向了子升。

  子升问:“这位老先生,这对联有什么不妥吗?”

  老头没答他的话,却冒出一句:“你多大了?”

  “晚辈今年22岁。”

  “22岁?”老头又打量了子升一眼,问,“从哪里来?”

  “长沙。”

  “萧菩萨,写完了没有?”毛泽东风风火火,一步冲进人群,“那些我都送完了,收获不小啊!”

  他“哗啦”一声,把一大堆光洋、铜元堆在了桌上,忙不迭地收拾着剩下的对联:“剩下这两副赶紧送掉,我们好好吃一顿去!哎,不好意思啊!”

  他顺手把老头拿在手里的那半副联扯了过来。

  那名悍仆登时就要发作,老头却用目光制止住了仆人,他皱着眉头,打量了毛泽东一眼:一身皱巴巴,草鞋、裤脚上还沾着泥点的毛泽东,与文雅洁净的子升实在不像一路人。

  “在这儿等我啊。”毛泽东又急匆匆地冲出了人群。

  子升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老先生,我这位同学性子急,失礼了。”

  老头:“这是你同学?”

  子升:“是,我们一道游学,路经贵县,行囊拮据,故出此下策,让老先生见笑了。”

  老头瞄了桌上那堆钱一眼,再看看桌上笔墨与子升白净秀气的手,摇了摇头:“可惜了。”

  他大咧咧地出了人群。

  子升全然摸不着头脑:“这位是谁呀?”

  一名士绅对他说:“他你都不知道?丁德庵,我们安化有名的丁老爷,两榜进士,做过翰林的。”

  子升愣住了。直到毛泽东回来,他还没从刚才的惊讶中缓过来:“想不到是位进士翰林,这回我们真是班门弄斧了。”

  毛泽东只顾数着钱:“你管他翰林不翰林?他又不请你去做客。再说了,你那手字,未必会比翰林差。走走走,红烧肉兑现。”

  两人刚刚起身,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这位先生,请留步。”

  两个人回头一看,刚才那名跟着老头的仆人正恭恭敬敬地向子升拱着手,后面还跟着一乘小轿:“我家老爷看了先生的字,对先生的书法十分佩服,专程叫我来请先生过府做客,谈书论道,请先生务必赏光。”

  子升不禁有些惊喜:“丁老爷客气了,晚辈怎么敢当?”

  “先生就不必客气了,我家老爷最喜欢的,就是有本事的读书人。请先生赏个脸吧。”

  子升动心了:“润之,不如咱们去一趟?”

  不等毛泽东开口,那个仆人先抢着:“对不起,我家老爷只吩咐了请先生,没提别的人。”

  “这样啊……”子升不禁有些为难。

  毛泽东倒是无所谓:“哎呀,人家请你你就去嘛,反正我又不想见什么翰林。我吃我的红烧肉,饭馆里等你啊。”

  他径直向醉香楼走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