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

作者:佚名




  第一部分
  (1~2题,15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根据提示默写出诗歌原句。(前3题各2分,第4题5分,共11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不要因我国体制改革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皱眉兴叹;君不见,就在那失败、挫折之后,百舸争流的壮阔宏图和万山葱茏的勃然新貌早已铺展在我们面前。
  ⑵古代文人多借诗歌表达对民生苦乐的关心之情。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选择表达这一内容中任何一方面的两个连续的诗句,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①表达因人民苦而痛苦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达因人民乐而快乐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初中所学的现代诗歌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或者两个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按下面的要求填空,把你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出来。
  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读得最熟的是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3~27题,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之大成者,史称“_______________”。(1分)
  4.将文中横线上的文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意思。(2分)
  ⑴池非不深()⑵七里之郭()
  ⑶委而去之()⑷得道者多助()
  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子所说“人和”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人和”是三个作战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孟子的观点,“域民”、“固国”、“威天下”究竟应靠什么?这个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为什么?请举例阐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历史不应该忘却
  李文海
  ①前几年,有位先生在一本颇有点名气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批评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对异族侵略的口诛笔伐的感情宣泄上,这就大大淡化了我们研究的理性色彩”。另一位先生则认为,解放以来关于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造成了东方普遍落后的谴责,是一种早就应该抛弃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使历史批判的天平倾斜了”,按他们看来,殖民主义对东方历史“起了一种革命的作用”,“成为东方民族赶上现代文明的唯一的现实良机”。对于如此高深的理论,浅薄如我辈者自然难以领会。
  ②“感情”和“理性”的关系,本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历史研究应该客观,所谓客观,就是要尽量探求历史的真实,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描述历史。是不是一定要心如死灰、不带任何一点儿感情色彩,才能对历史进行客观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倒怕也未必。因为不带任何感情这一点首先就难以做到。观察任何问题,也包括观察历史现象,总要有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或者叫立场。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感情,谁也回避不了。譬如说吧,不满甚至谴责“异族侵略者”的侵略行径,这自然是一种“感情”;但对殖民主义感恩戴德,认为它对被侵略国家的征服,不过是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文明和进步的福音,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情”。这两种不同的“感情宣泄”,究竟哪一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这实在不是靠自我的标榜,而要经受历史实际的检验。
  ③话扯得稍微远了一点儿,现在再拉回来谈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④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地疯狂地掠夺。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即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赔款总数加上分期付款的利息,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日本国家四年半的财政收入。俄、英、美、日、德等国通过《辛丑条约》,则勒索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张之洞所办的汉阳铁厂,是洋务企业中创办经费最多的一个,建厂时共支出银五百八十余万两,也就是说,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勒索的赔款,可以建大约80个汉阳铁厂,较洋务派创办全部洋务企业时投入资金总和要多出好几倍。
  ⑤这是仅就不平等条约中对中国财富的掠夺一方面来说的。事实上,不平等条约是一条“屈辱的绳索”,从各个方面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捆绑得死死的,以便听凭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任意吸吮膏血,作践蹂躏。
  ⑥不言而喻,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将这些理应拥有的主权拱手送给别人,任何一个侵略者也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友好交往”就把这些特权轻易攫取到手。事实上,在每一个较为重要的不平等条约订立之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都曾动用兵舰大炮,通过血与火的残暴手段,用野蛮的军事侵略(当然必不可少的还要伴随着政治讹诈、经济施压之类种种名堂)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正像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任英国侵华军全权专使的额尔金在谈到《天津条约》时十分形象地说的那样,这些条约是“用手枪抵在咽喉上逼勒而成的”。因此,在每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背后,几乎都含着一个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血泪斑斑的悲惨故事。
  ⑦如果我们说,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我想是不能算过分夸张的。
  ⑧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大出血”。这“血”流到了谁的身上,“失血”的中国人很清楚,吮血而肥者自然更明白。正是这损失惨重的“历史大出血”,才使得新中国的起步乃至今天的四化建设显得格外艰难。而某些依靠在一个多世纪中大量掠夺世界各国财富而发家的强国的统治者,却在那里一本正经地指责或嘲笑中国经济落后,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