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社戏》:在层层铺垫中凸显中心

作者:吴国林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直熠熠生辉。这篇小说脍炙人口的原因不仅仅是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景物描写得逼真传情,还因为文章通过层层铺垫,将意在戏外的深刻主旨抽丝剥茧、跌宕起伏地凸显了出来。
  文章一开始,铺垫的手法便登堂入室。作者首先提出“平桥村在我是乐土”,原因有四:一、“在这里得到优待”;二、“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三、可以钓虾、放牛;四、“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得到优待”的表现是“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平桥村人淳朴热诚的品质已初步显现,为下文重点刻画双喜、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作了铺垫;免受封建教育之苦,也悄悄地为抒发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奠定了感情基础;钓虾、放牛尽管是在平桥村的乐事、趣事,但与“到赵庄去看戏”比较起来,已而退居其次,“第一盼望”的便应运而生,水到渠成地点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接着,铺垫的手法又紧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去看社戏,作者又不是顺顺当当地安排着就去的。没船而且“母亲不准和别人一同去”的双重困难,将“我”看戏的兴奋之情降到了冰点。此时,双喜等小朋友的出现又让“我”看戏的愿望重新燃起,“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的两句话使先前的两个难题迎刃而解。言语间,双喜等小伙伴的热情好客跃然纸上,“我”的心情也在波折与转机之间、伏与起之间上升到了沸点,“我的很重的心忽而放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我”便带着自身的愉快急切之情及伙伴们的淳朴上路了。
  然后,文中最精彩的铺垫出现了。船到赵庄,泊船看戏。眼前的社戏又并不见得有多精彩: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戏并不好看,但离开时“我”为何又觉得“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我”为什么会“回望”“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呢?作者为什么又浓墨重彩地写了一大段似乎与社戏毫不相关的“偷”吃罗汉豆的经过呢?这些正是此处铺垫的高明之笔!它引导我们去认真思考上述问题,去竭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去努力探求本文的中心所在:看社戏在文章中只不过是连接故事情节的一根线索,是作者抒发感情、表现中心的一个重要载体!其言在戏中,意却在戏外。作者重在看戏前前后后的过程,在过程中体现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崇敬,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我”离开赵庄时留恋社戏的原因,就能体会出“偷”吃罗汉豆这个情节不是废笔,而是紧扣中心写的,也就能理解文章最后“我”怀念的不仅仅是罗汉豆、不仅仅是社戏了。
  试想一下,如果作者不出此高超的一招而将社戏描绘得如何如何引人入胜,那将会把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思考定格在看社戏这个浅显的层面上,而不会去探究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说,戏愈是写得精彩,就愈会冲淡本文的中心。
  因此,《社戏》一文真正写看社戏的内容还不及整篇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强的篇幅却绝无累赘之笔,字字千斤,这正是语言大师的生花之笔——以社戏为线,在层层铺垫中凸显中心。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