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作者:孙建军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湖北人。出版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之歌》等。他14岁开始写作,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开始发表作品,是在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
  本诗作于诗人辞世前不久的2001年10月7日,几乎可以说,这首诗是诗人的绝笔。在诗中他写道:“在病中多少次梦想着/坐着火车去作长途旅行”。对生活,诗人是充满梦想和渴望的,虽然病中的曾卓行动不便,但他无法抑制自己自由走动的心灵愿望,他无数次地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乘车远行,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亲近自然和社会。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既然坐火车去作长途旅行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追求,那么,一旦机会到来,谁还在乎火车开往哪里呢?熟悉的地方,有甜蜜的回忆,有自己奋斗的足迹;陌生的地方,等待着我们去开拓,在那里可以尽情施展我们的智慧,实现我们的梦想,收获许多惊喜。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少年时期诗人就立下了这样的志愿——离开家到外面去闯世界。从那时起,长鸣的汽笛声仿佛就成了亲人的呼唤;飞驰的列车激发起诗人的渴望,令诗人遐想,使诗人更加渴望早日见到外面的世界。那远远的天地相接的地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是诗人毕生求解的谜。
  此刻,躺在病床上,少年时期的梦想仍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远方依然是诗人日思夜想的追求,依然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耳中仍有隆隆作响的车轮声在召唤着诗人奔向远方。想到这些,诗人不禁激动得泪流满面,起伏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正像新时期诗人汪国真所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理想矢志不渝、痴心不改的追求,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渴望,表现了他始终如一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无疑是诗人不逊于《悬崖边的树》的又一杰作,它更是诗人为了理想历经坎坷、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是的,诗人的一生也是这样一首充满激情和渴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争的诗,他在稍后的《火车和梦想》一文中写道:“这不会是我最后的一首诗,不会。因为我还有梦想,还有渴望。”他渴望继续与命运抗争,继续为人民做事,以报答他热爱的人们,直至他2002年4月10日离开这个世界,他还写道:“我爱你们,谢谢你们。”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