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想象 使文章更精彩

作者:向明康




  作家插上(想象)这对翅膀,就可以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拜会古人,访寻来者……
  ——秦牧
  
  想象方略: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设想,是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栩栩如生地更加深刻地创新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即再造性想象;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出发,去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即创造性想象。
  写作中,如何展开想象呢?
  (一)推知未知形象。即根据已知形象的发展趋势通过推测想象,进而创造出未知的形象。如依据地球上人类的情形,对外星人形象的种种构想,看到市场的繁荣景象,而想到家乡、祖国的美好未来等。
  (二)加工已知的事物形象。就是在已知的事物形象的基础上,根据别人语言文字的叙述进行再创造,想象出自己未知的事物。如“老翁看着那又旧又薄的绫绸,眼前出现了孙子面黄肌瘦的小脸,老伴那日渐伛偻的身影……”这是一位同学续写《卖炭翁》中的一段话,是对已知形象的再创造。
  (三)组合零碎景物。即抓住几个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典型零碎的形象,经过组合式想象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人读后能形成完整的新的感觉。这里所说的零碎形象,是指表面看来相互毫无关系又有具体特征的感性材料。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四)求异思维创新。这指的是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想象的一种形式。反弹琵琶式的逆向思维具有创新性。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想象,既能避开思维定势的影响,又能取得标新立异之效。这种形式想象的例子很多。比如对雪的歌颂,古往今来诗文极多,但有一位同学却在作文中有意贬“雪”:雪,虚伪,以其洁白的外衣遮盖世间的污秽;雪,冷酷,雪压冰封,万木凋零。最后表现出自己要与风雪作斗争的思想倾向。这是运用逆向思维构思文章的例子,很具创新特色。
  
   精彩放送一:
  向往……
  
  湖南沅陵县三中张 蓉
  我喜欢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也喜欢在清香的果园里品尝果子。我向往着许许多多看似渺茫但又特别实际的一切。
  我向往有一个理想的、宜人的学习环境:教学楼坐落在绿树鲜花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可根据课程的不同需要,随时变成另一番环境。例如:上电脑课,高科技的联网电脑立即出现;上音乐课,语音设备顷刻齐备……墙壁能调节温度和亮度;地板会自动吸收脏物并且保持宜人的温度;桌椅能随我们一起长高;黑板被荧屏取而代之。上课过程完全是现代化的网络展示,多个学校、多名学生可同时通过网络探讨知识,这一切统统由电脑控制。我向往这样一个先进、科学的学习环境。
  我向往有一个理想的、宜人的生活环境:在地球上有一片居民区,这里没有国度的区分。房子可根据季节自动规划摆设;卧室内放着可以自动铺叠的床上用品;写字台里装着通向过去未来的时光机器;书架上摆着全世界的名著,且能随着时代不断更新;书架后有一间密室,在那里陈列着先进的科学仪器,我可以在闲暇时间里自己搞创造发明;厨房可以根据时间自动做出可口的饭菜;吸尘器可以自动清洁房间;窗台上的鲜花永不凋谢。我向往这样一个舒适、神奇的生活环境。
  我向往有一个理想的、宜人的自然环境:整个地球全被绿树、草皮覆盖着,在其他星球上可望见一个蓝绿相间的星球;工厂的烟囱上不再冒出黑烟;工厂的排污管不再排放废水;垃圾不再随处可见;刺耳的噪声不再响在耳际;空气中不再有尘埃、烟雾;山永远那么绿,水永远那么清,天永远那么蓝,花永远那么红。不必再担心有地震、火山爆发、沙尘暴、泥石流……我向往这样一个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
  这是我向往的理想环境,我深信有一天,这样的环境终会出现。到那时,地球上将呈现出一片先进科学、舒适神奇、美丽清新的景象。
  
   精彩放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湖南沅陵县一中张敏
  秋叶翻飞,落叶满地。
  窗外的秋风凄清地吟着悲凉的诗。高大的槐树相互摩挲着,摇曳的枝条,仿佛是无数只向苍穹召唤的手。
  “仁慈的上帝啊,你让我到何处去寻找那安如山的屋子,来大庇天下的寒士呢?”
  呼唤声、雨声掺和着一同洒下。布衾还残存着昨日的团团水渍,今夜却又要被秋雨侵袭,屋内哪里还找得到一丝干处?夜深人静了,只闻那雨打芭蕉的“滴答”声……
  秋风仍在吹打着这早已摇摇欲坠的茅屋。昏暗的烛光,摇摇曳曳地映在斑驳的墙壁上。
  在这个雨夜,诗人又失眠了。
  早已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诗人早已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寂寞。
  漫漫长夜,就这样残酷地坐着?躺下,被褥早已湿透!在这天阴雨湿的深夜又到哪里去寻找整夜的安眠?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来到桌旁,终于让胸中的激情凝成了永恒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着,写着,不觉两行浊泪落下脸颊。
  时空穿越一千二百多年,那段历史,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人们的头脑中渐渐淡去,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是那段不朽的篇章。
  
   作者体会:
  张蓉:面对我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我有许多的不满意。于是我的头脑中就常常出现许许多多的“假若是这样……,假若是那样……”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当然,这些设想都比现实中的环境要美妙神奇得多。因此可以说,它们是我理想的一种寄托。其次,我爱读科幻小说,爱看科幻影视,养成了凡事总要想象出几个道道来的习惯。这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想象类作文,我便立足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我的想象力,写下了这篇文章。
  张敏:这是我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写的一篇作文。读这首诗时,我为杜甫的艰难处境掉泪,更为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所感动。此后,诗人忧愁的神情、憔悴的身影无时不在我眼前浮现。只要闭上眼睛,那种情形就会像电影画面一样出现在眼前。在这种基础上,我又通过合理想象,扩充内容,补充情节,才写成了这篇作文。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我这篇作文。
  
  师生品读:
  陈志琴(学生):读了《向往……》这篇文章,我很佩服张蓉同学那丰富的想象力。她竟能根据自己所面对的生活环境,发挥她那非凡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活的理想蓝图。真是了不起!
  张亚男(学生):我也很想学到想象的本领,但作文时又不知道怎样去想象。读了张蓉同学的这篇文章后,我似乎懂得了,想象无非是用美妙的设想来弥补现实中的不足而已。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全京星(学生):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未经仔细思考,所以我对诗中描述的情景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理解也不深透。张敏同学却能在读了诗歌后,写出这么一篇美文,我真佩服她那出色的想象力。故事情节更生动更具体了,人物形象也更鲜明更感人了。
  杨佳(学生):我看张敏同学的这篇作文,主要是她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想象写出来的。看来,作文中想象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向明康(特级教师):读了上面的文章不难发现,想象力丰富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向往……》一文侧重运用创造性想象,注重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侧重运用再造性想象,注重栩栩如生地再造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同时,此文还先后运用了展开想象的四种形式。此外,这两篇文章给予读者的启示也是显而易见的:写作中展开想象,要立足于深厚的现实生活,把今天与历史联系起来,把一种事物与另一种更能启发人思考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才合情合理,才能使文章更生动更精彩。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