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一对美国父子的对话

作者:弗雷.贝托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
  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人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找到。
  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
  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使用呢?
  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
  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呢?
  答:他们的文化与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宁愿被杀死后进入天堂。要记住萨达姆是一个残忍的独裁者。
  问:他有多残忍?
  答:他对人民严刑拷打,滥杀无辜。
  问:我们在巴格达干什么?
  答:我们可不一样,我们在那里抓人打人是为了保卫人权和自由。
  问:我们在阿富汗也是这样吗?
  答:我们到哪儿去的责任在本·拉丹。
  问:他是阿富汗人吗?
  答:不是,他是沙特阿拉伯人。
  问:那我们为什么不侵略沙特阿拉伯呢?
  答:因为他们的政府是我们的朋友。
  问:萨达姆1980年同伊朗打仗的时候,也是我们的朋友吗?
  答:是的,同我们的敌人打仗就是我们的朋友。
  问:为什么我们有敌人呢?
  答:因为很多国家嫉妒我们的发达。
  问:嫉妒不是一个嫉妒者的问题吗?
  答:今天的嫉妒者,就可能变成明天的恐怖分子。
  问:恐怖分子是什么人?
  答:思想与我们不同的人。
  问:伊拉克袭击我们了吗?
  答:没有,但是我们现在发动的是先发制人的战争,防患于未然。
  问: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是我们制造的吗?
  答: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制造的,因为战争对我们的经济有利。
  问:也就是说我们发财,要以其他国家人民的死亡为代价?
  答:这是市场规律。
  问:难道一条人命还没有一枚导弹重要吗?你以前不是这样说的。
  答:我以前只是在理论上,实际上不是那样。在市场上只有消费者的生命是重要的。
  问:那其他人的生命呢?
  答:任何东西太多了,都不好。风多了,就形成台风;水多了,就形成洪水;嘴多了,就引起饥饿。
  问:你是说我们现在像萨达姆和塔利班一样杀人?
  答:我们杀人是为了自由,他们不是。
  问:也包括和我们一样的小孩子?
  答:你同他们不一样,我们的敌人生孩子,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问:上帝同意吗?
  答:同意,我们的总统直接与上帝说话。
  问:怎么说?
  答:他的头脑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上帝挑选他来发动惩恶扬善的战争。
  问:上帝和真主不是一个人吗?
  答:比利,你问得太多了。请你不要把我们的上帝同他们的上帝相提并论。(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10月14日)
  
  阅读思考:
  1.军事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作者选取一个几岁的孩子作为对话的主角,其用意是什么?
  2.文中的“比利”和“父亲”各代表了哪类人?
  3.文中“比利”的问话和“父亲”的回答,各体现了怎样的特点?(精炼概括)
  4.从本文的“对话”中,你了解到的美国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5.就文章的写作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6.以文中“比利”的身份,根据你了解到的美伊战争事实,再提一两个问题。
  (河北白纯英庄洪江拟题)
  
  参考答案
  1.童言无忌,以小孩子的口提出,说明文中所提问题的真实,从而起到揭露事实真相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2.比利:世界上所有向往和平的人们;父亲:肆意发动战争、践踏和平、侵犯人权的人。(意思对即可) 3.比利的问话:纯真、直率;父亲的回答:强词夺理。 4.要点:恃强凌弱,推行强权政治,在战争和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等。 5.能抓住文章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如,采用对话的形式,新颖独特;把极其严肃的问题,以轻松的谈话表现,活泼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等。 6.略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