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三峡之秋

作者:方 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失了,橘油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氛。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出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起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写作平台:
  同一季节的景物在不同的地方,那景色往往也各呈异彩。如果你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细心观察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发现。在作者眼中,三峡的秋天,依然是生机勃勃,多彩多姿,处处显示着她的美。
  秋季的天气富有特色,秋天的景色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请以“秋之色”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征,语言准确、生动,500字左右。
  习作示例:
  
  秋之色
  
  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中心初中
  沈婷
  伴随着几场小雨,几阵凉风,炎热的夏季渐渐离我们而去。树叶开始枯落,秋天的脚步声响起来了。
  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金风溜进窗户,掠过我的双颊,我感到了金风送爽的滋味。读着欧阳修的《秋声赋》,是那么萧瑟悲凉,而毛泽东笔下“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色,又是那么迷人。秋啊!你到底是什么模样?带着一串风铃般的问题,我走出了家门。
  置身田野里,放眼望去,谷子悄悄地成熟了,黄澄澄的,金灿灿的,眼前,近处,远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一阵秋风吹过,翻起阵阵谷浪,欢笑着涌向远方。如果看得仔细一些,你便会发现,这黄色也略有不同:近处的呈鲜黄色,远一点的呈金黄色,再远一点的则呈昏黄色,茫茫的与天相接。哦,秋天是金黄色的!
  踏进石门坊自然风景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火红的黄栌叶。重阳节前后,那火红的树叶就像一把把燃烧的火焰,从山脚到山腰,一直到山顶,染红了整座山谷,映红了天空,甚至把天空的白云也染成了橘黄色或红色,真可谓“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看到这火红的场面,怎能不令人热血沸腾?难怪每年都有无数的游人慕名而至,都想一睹它的风采。哦,秋天是红色的!
  登上国家森林公园——沂山,放眼四望,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柏。那枝头的树叶,依旧是那么绿,没有因为秋风而改变它的颜色。它们就像卫士一样静静地伫立着,守护着家园,让人们恬静地生活着。阵阵凉风袭来,枝叶随风摆动,就像万顷碧海掀起的层层波浪,仿佛让人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哦,秋天是绿色的!
  来到镇区公园的花坛旁。花坛里正盛开着白的、黄的、紫的、红的等各种颜色的花儿,真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夺目。我诧异了:原来秋天与春天相同,同样是万紫千红、璀璨鲜艳的。哦,秋天是多彩的!
  簌簌地,树上又落下几片枯叶,旋转着落在地上。我拾起一片落叶,明白这不是真正的秋天。真正的秋天是富有生命力的,它比春天更丰富、更充实。或许,在我心中,它会比春天更美丽!
  
  点评:
  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描绘了秋天多幅美丽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秋天灿烂而多彩、丰富而充实的特点。文章情景交融,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山东魏守华王琳设计、点评)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