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完美与快乐

作者:安德鲁·马修斯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会快乐不起来。所以我们会说:“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但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常出现愤怒、沮丧、成功、失败,提出快乐的条件其实是自欺。
  境由心生,快乐靠自己决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一天他们会抵达一个名叫“快乐”的公车站。他们认为,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时他们可以喘口气,说:“我终于找到快乐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做一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得做一个决定:我们是要每天提醒自己,时间有限,应该好好把握利用?或虚掷现在,空想有个美好的未来?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85岁、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写的,很值得一读:
  “如果我能重活一生,我要尝试犯更多的错误。我不会那么刻意求完美。我要多休息、随遇而安,我处事不会像这次那么精明。其实世间值得去斤斤计较的事少得可怜。我会更疯癫些,也不那么讲究卫生。
  “你知道,我就是那种一天又一天、一个钟点又一个钟点,过得小心谨慎、清醒合理的人。哦,我也曾放纵过,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享有更多那样的时刻——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在早春赤足走到户外,在深秋彻夜不眠。我要多坐几趟旋转木马,多看几次日出,跟更多的儿童玩耍,只要人生能够重来。
  “但是你知道,不能了。”
  写得太好了,它提醒我们,人生有限,应该善加利用。这位老先生知道,要活得更快乐、更充实,不要改变世界。世界已经够美了,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我们不快乐的程度取决于现实跟它们“应该是”的样子之间有多大距离。如果我们不凡事苛求完美,快乐这档子事就简单得多了。我们只需要决定自己比较喜欢事物朝哪个方向发展,即使不能如愿,我们还是可以快乐的。
  有位印度大师对急于寻求满足的弟子说:“我把秘诀教给你,你要快乐,从现在开始觉得快乐就是了!”
  (选自《我变快乐了》)
  
  阅读思考:
  1.下面是对文章所写主要内容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完美”为话题,论述了怎样做才算完美的问题。
  B.文章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问题。
  C.文章主要叙述了一个老人是怎样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
  D.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完美”与“快乐”之间的关系。
  2.在下面的句子中,最能准确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
  A.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
  B.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
  C.世界已经够美了,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D.如果我们不凡事苛求完美,快乐这档子事就简单得多了。
  3.通过阅读文章中那位“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说的话,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它们和文章的中心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4.什么是“完美”?文章中有一句话给出了通俗的解释,你能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5.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享有更多那样的时刻。”说说看,此处的“那样”指代的是什么?
  6.“但是你知道,不能了。”让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何用意?
  7.从论据类型上讲,文章的倒数第三段具有怎样的特点?
  8.文章中有许多堪称格言的语句,你最欣赏哪一句?能说说理由吗?
  9.请结合自身经历,举一个“境由心生,快乐靠自己决定”的例子。要先口述,后形成文字,不少于100字。
  10.写作练习。
  在你看来,“完美”和“快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以“完美”和“快乐”之间的关系为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D2.D3.读出的“信息”可以是多方面的:①人生不要“那么刻意求完美”;②“要多休息”并懂得“随遇而安”;③“世间值得去斤斤计较的事少得可怜”,因此为人处事不要太精明;④人生应该“更疯癫些”,包括不要太讲究卫生;⑤人生在世不要过于谨小慎微,不要太苛求自己;⑥要多给自己亲近自然、亲近他人的机会等。这些“信息”都在告诫人们,凡事不要太刻意追求完美,那样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4.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 5.指的是放纵。 6.让其独立成段,意在醒目,给人以警示,同时也使文章的段落划分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 7.这是一段“讲道理”(即分析)的话,不仅对那位老人所讲的话进行了评价,还对那些话的意义进行了揭示。 8.允许有多种说法,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9.略10.略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