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华美奇丽 意境苍凉

作者:庞潇虹




  张爱玲(1920~1995),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出身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的著名大臣,祖母是李鸿章之女。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是新式女性。后来父母协议离婚,父亲再娶,曾发威将张爱玲禁闭在家中。张爱玲病在床上几乎丧命,后逃到母亲家中,才得以继续上学。小小年纪,便遭逢如此命运,实在是可怜可叹。但这并没有掩盖她在艺术方面的才华,也正因为如此,张爱玲的作品经常语出惊人,透着沧桑寥落的韵味。
  张爱玲二十多岁即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民国三十一年,上海《西风》杂志社举办以“我的……”为题目的征文活动,张爱玲以一篇《天才梦》应征,获得特别奖。其他获奖征文,大多中规中矩,唯张爱玲的这篇小文才华横溢,石破天惊。
  张爱玲写作《天才梦》时年仅二十岁,这个青春年少的女孩一登上文坛便不同凡响,文章构思奇特、幽默生动而文采斐然,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在《天才梦》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天才的张爱玲:她三岁会背唐诗;七岁就写小说,而且是爱情小说;八岁的时候写幻想小说,甚至有理想社会主义的影子。她擅长绘画和弹钢琴,九岁的时候就把做一个钢琴家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在艺术的领域里,张爱玲有着敏锐的触角和聪慧的头脑。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张爱玲极其失败的一面:她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学会补袜子;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她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却不知电铃在哪儿;接连三个月去医院打针,却仍不认识那条路。她甚至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学习适应环境:学着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可最终她还是失败了。在待人接物方面,她是“惊人的愚笨”,以至于连她的母亲都说:“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张爱玲就是这样,在艺术的领域里,她是一个天才,而在生活中,她又可以说是一个低能者。
  她是清高的,她懂得现实生活里平常人所忽略的美好乐趣:在弹奏钢琴时想象着那八个音符不同的个性,可以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她又是俗气的,她害怕穷困,弹钢琴喜欢铿锵的音韵,写文章喜欢堆砌华丽的词藻,喜欢看传奇故事和巴黎时装广告。
  张爱玲就是这样,率真、坦诚,活色生香又古灵精怪。生活中的缺憾,自有它存在的理由:生逢乱世,身世飘零,父母离异,寄人篱下,使得她在生活中变得不健全,自理能力差。但是这丝毫掩盖不了她横溢的才华,她用敏锐而独到的眼光,以及对文字与生俱来的驾驭能力和对音乐、绘画的美好感觉,展示了其细腻独特的喜怒哀乐。
  《天才梦》才华横溢,意象奇特,语句俏皮华丽,时有神来之笔,尤以结尾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道尽人间沧桑,令人惊奇,也令人回味无穷。天才替她披上一袭华美的袍子,生活却恶作剧般地在袍子的夹缝和里子里,放满蚤子,使她厌恶、烦恼。生存的快乐与哀伤,人生体验的美好与无奈,都交融在此,让人感慨良深。
  张爱玲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中记录传奇,在曲折有致的传奇中流泻坦诚,在独特的心灵和精致的融汇中,一篇小文也变得活色生香,韵味无穷。如果再看她以后的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抑或评论,你会发现,其实这篇《天才梦》就是她整个人生,整个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华美奇丽,却意境苍凉。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