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七双花鞋断送了自己的幸福

作者:李桂芳




  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童话故事。猴子原是一个多么富有的人呀,它所在的猴子沟一年四季食物丰富,但七双花鞋却断送了它一生的幸福。
  首先,它抵制不住诱惑。猴子与獾子从无交往,獾子却突然登门拜访,并赠送礼物。猴子当时也有警觉:“这家伙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肯定是看中了我的食物,想从我手中把食物夺走。”但听了獾子的甜言蜜语之后,它把一切警惕都抛诸脑后。“从第二天起,猴子开始穿上了獾子送给它的花鞋”。它不明白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其次,它懒于动脑。春回大地之时,猴子“涉过小溪时”,“脚下疼得难受,竟倒在水里。……脚下的老茧也已褪了,脚底变得娇嫩起来。……它坐在溪边一个劲儿地抚摩被硌疼的脚底,猛一抬头,发现獾子已站在自己的面前”。猴子不想一想獾子怎么那么巧呢?上次鞋坏了不就是它主动上门送来的吗?
  再次,它过于贪图享受,执迷不悟。獾子“一反常态傲慢地答道:‘不好办哪,我倒是想再做一双给您,只是怎么能每次都白给白送呢?’”“可以,我愿意方便您,只是花鞋又涨价了,得十个松塔才能买一双!”“猴子只好请求再买一双花鞋,这次獾子要它拿二十个松塔换,并说您若是嫌贵,就光着脚好了。”“冬天的鞋不比一般,用一百个松塔才能买一双。”“你一年要交给我三百个松塔,平日里,你得为我打扫洞里洞外,我每次过河时你得背着我。”
  七双花鞋让猴子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老爷变成了一个低三下四的奴仆。这个故事浅显易懂,但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却屡见不鲜。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贪图享受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个童话除了富有哲理之外,对獾子的形象刻画得也非常逼真:“獾子边说边晃动尾巴,鼻梁上堆满微笑。”“獾子边说边摇晃着尾巴,必恭必敬的模样。”“一反常态傲慢地答到”“猴老爷您来这里有何贵干?”“太忙了,我哪有工夫呀!”“嫌贵你可以光着脚丫子走路,不必花半个松塔。”“不,不,我一向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这样做是互通有无嘛!”这就是一个骗子的嘴脸。
  总之,阅读完这篇童话,不仅获得一种享受,还获得一些经验教训。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