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文言文阅读(一)

作者:佚名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并日而食: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谋、策略。③进趋:赶快进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______________
  (2)兵甲已足 兵甲:_________
  (3)思惟北征 思:_________;惟:__________
  2.在两个选段中,先后出现了“先帝”、“陛下”等称呼,下列概括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先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陛下”指的是刘备。
  B.“先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陛下”指的是刘禅。
  C.“先帝”指的是刘备,“陛下”指的是刘禅。
  D.“先帝”指的是刘备,“陛下”指的是孙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___________
  (2)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不仅都提出了“北征”的建议,而且还分析了当时的“有利条件”,请从文章中找出表现“有利条件”的句子。
  [甲]文: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两个选段的阅读,结合《三国演义》和其他有关史籍,你认为诸葛亮对蜀汉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诸葛亮的这一态度持何看法?
  请用一个双音节词来概括诸葛亮对蜀汉的态度:____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_____
  (阎永锋设计)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