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让文章如白云般轻柔

作者:陈庆苞 包艳秋




  原文:
  
  天外财富
  北 原
  
  雨丝绵绵,温柔地从天外飘来。
  我打着一把雨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发现路边站着个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她也许有12岁,胖胖的,眼睛好像一大一小,但是很美丽。她用小手拉住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
  “嗯,哪都行。”她随口而答。
  “去做什么?”
  “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的声音含着快慰。
  “人在哪?”
  “不在哪,就是你。”她扬着脸告诉我。
  如果她加上10岁,我也许会心跳,可现在,我完全若无其事。
  “找我吗?”我笑笑。
  “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这钱送给下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啦?”我试探地问。
  “是的,所以我要把这财富送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
  “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5毛钱还是7毛钱?”
  “不,是10万。”
  “10万?你带在身上?”
  “对,带在身上。”
  我不由得把手伸进口袋,似乎要摸到一把左轮枪,好保护这笔财富。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在我手里。我从没有见过10万元的大钱,在一秒钟里睁大了两只眼睛:天哪,是什么大钱,只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100,000。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我大笑起来:“哈哈,真是天外财富。”
  “什么叫天外财富?”
  “不是钱,但是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
  “为什么?”
  “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到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送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找到了吗?”
  “第二天没下雨。”
  “后来呢?”
  “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在了树洞里。”
  “这真悲惨。”
  “可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次。”
  “所以,你就试了?”我问。
  “对,而且我没失望。”
  我看了她一下,那双眼睛并不是一大一小,而是睁成一大一小,那是一种渴求而感动的眼睛。但愿下一个世纪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眼睛。
  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你没想过会失望吗?”我问。
  “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
  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溶化,又像在凝结。
  “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抱歉地说。
  “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
  “对,非常对。”
  雨水淋湿了一切,让世界显出一层晶晶的光亮。
  来到一个公共汽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汽车披着水光,消失在街尽头。
  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洒向我的伞顶,无限得温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3年第9期,略有改动)
  
  赏 读
  读美文如同赏美人,而美是形形色色的。
  轻柔是一种美。妙龄少女在春风吹拂中让如丝如缎的长发飘起来难道不是一种美?当这种美与一篇文章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文章就会显出一种轻灵、洒脱、自然的风致,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是一种外在的美。
  含蓄也是一种美。文静端庄的人从来不会大喊大叫,总是用最少的话语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当这种美与一篇文章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文章就会显出一种蕴藉、隽永、绵长的风致,少呈现,多暗示,提示事物内涵含而不露,把思考的余地留给读者,让读者在品味欣赏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这是一种内在的美。
  当这两种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就活泼而不轻佻、语少而不阴沉;一篇文章具备了这两种美,就文质兼美,让人们读来如入佳境,既一身轻松,又回味无穷。请看:
  “雨丝绵绵,温柔地从天外飘来……”
  文章一开始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恬淡、迷蒙的境界,这个境界借“温柔的雨”表达出来,而且贯串了文章的始终——“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雨水淋湿了一切,让世界显出一层晶晶的光亮”、“细雨从天外洒向我的伞顶,无限得温柔”,显然,“温柔的雨”既是故事展开的背景,也是全文的基调,雨温柔,人温柔,故事亦温柔。
  故事起于一次途中“发现路边站着个小姑娘,正淋着雨水”,我于是“扬了一下伞”,让她进来,女孩便“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住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故事的情节由此而展开,作者写得既有层次,又有波澜;流畅如行云流水,曼妙似轻歌曼舞。
  她为什么要站在路边淋着雨水?因为她想找一个人。
  她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想找一个下雨天给她打伞的人。
  她为什么要找一个下雨天给她打伞的人?因为她得到了一笔财富,要送给他。
  她为什么要找一个下雨天给她打伞的人并要送给他一笔财富呢?因为她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到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送给他,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在了树洞里。“可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次。”
  “试一次”的结果如何?“我没失望。”
  那她送给了“我”什么呢?她自己做的“钞票”: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100,000。
  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多用短句、短段,给读者的感觉明显不同。我们试把原文中的几段作如下改写:
  “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为什么?”“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到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送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在了树洞里。”“这真悲惨。”“可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次。”“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
  同样的句子,排列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改后的段落厚实,而原文则更显轻灵。
  那么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始终没有点出,而是含而不露,用很多蕴含极深的句子加以暗示,使全文充溢着含蓄的美:
  “可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次。”“而且我没失望。”
  那双眼睛并不是一大一小,而是睁成一大一小,那是一种渴求而感动的眼睛。但愿下一个世纪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眼睛。
  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溶化,又像在凝结。
  不是钱,是财富。
  ……
  美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锐利的眼睛。当这种美需用文章来表达的时候,形式一定要服从内容的需要:该轻灵则轻灵,该厚重则厚重;该明白则明白,该隐讳则隐讳;该凝练则凝练,该奔放则奔放;该恬淡则恬淡,该明丽则明丽……记叙文的写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应写出文章的“味道”。
  请看下面深圳市一考生的考场作文:
  
  留 下
  
  2003年2月10日晚上22点
  “叮--铃--”“你好,我是晓惠,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
  “喂,晓惠呀!我是妈妈,现在都八点了,你怎么还没回家呢?晚饭又没在家里吃吧?你这孩子,一个人呆在外地,怎么这么不注意呀。你……”“老婆子,有完没完,说正事呀!来,我说。晓惠,我是爸爸,听说你们广州现在正流行什么‘非典型性肺炎’,板蓝根和白醋都涨到上百元了,你现在怎么样了?也不来个电话报个平安,爸妈都很着急呀!回来后,打个电话到家里,听见了吗?”“——老头子让我来说说嘛!孩子,你要注意,千万别感冒了,多穿点衣服,别在外边吃东西,知道吗?好,就这样吧!记住回电话!”
  “咔--”
  
  2003年2月11日凌晨6点
  “叮--铃--”“你好,我是晓惠,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
  “晓惠,我是郑军。想我吗?唉,做你男朋友真苦呀,别说见你一面了,连听到你的声音都那么难!喂,你不是出事了吧?听说你们广州正流行什么‘非典型性肺炎’,都死了好几个人了。你要注意点呀!板蓝根和白醋涨价了吧,别小气,不管涨到几百块,多买点,我为你报销。打电话给你其实也没啥事,就是想你了,想听听你说话。就这样了,I love you!”
  
  2003年2月11日晚上22点
  “叮--铃--”“你好,我是晓惠,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
  “晓惠,我宋依呀!你这没良心的,十几年老朋友了,也不常打电话来聊一聊,每次都是我主动,还找不到人。喂,我今天打电话来,是专门慰问你的。你没被‘非典型性肺炎’迫害吧!你从小抵抗力不太好,我放心不下,特意找了一些抗病秘方,这有一个很可靠的,听清楚啦:用碗装一包板蓝根,再用白醋泡好,放进高压锅蒸几十分钟,拿出来马上喝,每天坚持喝两碗,包你百病不侵。记住回来后回个电话,OK!拜拜了!”
  “咔--”
  通篇没有一个“爱”字,但“爱”贯串全文,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在生活中,你也肯定被某人某事久久地感动过,那么,就拿起你的笔把这一切写下来吧,题目自拟。记住:不要过于直白,要含蓄、写出味道来啊!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