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让欣赏性阅读轻舞飞扬

作者:徐 可

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睡不着是当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对“避呼耳套”当然不能睡着。可怜的是别屋的人,他们并没预备来熬夜,可是在这种带钩的呼声下,还只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车在此处停半点钟,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原文有改动)
  
  赏析
  
  鉴赏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作者往往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来展示其生活的时代风貌,作品往往与作者特殊的生活遭遇和经历有关,有时甚至就是作者某一时期特定思想感情的反映。
  老舍是我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地道的北京人。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取材广泛,各具特色。耐人寻味。尤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老舍又是继鲁迅之后坚持不懈地反思民族传统、以文化批判意识著称的杰出作家。他人木三分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如本文反映出的马裤先生小市民的灰色生活。老舍从小生长在社会的底层,对老北京的市民阶层有深刻的了解,这种出身和经历是他创作的源泉,而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和全面,因而老舍短篇小说的“主角”多为北京小市民。
  《马裤先生》一文很好地体现了老舍先生幽默文学的艺术特色,被人们广为传颂。有关此文还有一段佳话。当年,戏曲史研究专家赵景深先生编的《青年界》杂志闹稿荒,赵先生就向老舍发去约稿信。信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赵”字,然后用红笔一圈,旁边写一行小字:“老赵被围,速发救兵!”老舍寄去了一篇2000多字的小说,回信写道:“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俱是老弱残兵……”此小说就是《马裤先生》。你看,老舍先生多么幽默、风趣!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作品中都会流露出时代的痕迹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所以在欣赏文章前,首先要了解作者,以助于下面环节的进行。其次在第一阶段感悟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速读、精读等环节的展开,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其主旨。以便于鉴赏环节的顺利进行。
  《马裤先生》描述了在火车上与“我”同屋的一位穿马裤的旅客令人厌恶的举止行为。作者用近乎戏谑的笔触,漫画似地描绘出了一个庸俗、丑陋、自私、卑污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北京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使一个市侩主义者的肮脏灵魂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同时,作者幽默讽刺的效应在读者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第一阶段感悟性阅读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欣赏性阅读。欣赏一篇文章可从多角度人手,如赏析其构思、选材、写法、语言等。最后和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储备相联系,更好地理解文章。
  《马裤先生》这篇文章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构思的精致巧妙、结尾的回味无穷;选材上的小口切入,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丰厚的内涵;善于以独特的视角,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以及语言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老舍是我国著名的幽默大师,下面就其作品的语言特色加以重点引导欣赏。如本文马裤先生一出场的一身行头:上身穿“青缎子洋服”,下身“穿马裤”,“足蹬青绒快靴”。其打扮可谓不伦不类,滑稽可笑。“戴平光的眼镜”,“胸袋插着小楷羊毫”,一派绅士风度。外表斯文懂礼,说话和气,但一句“你也是从北平上车?”泄露了天机,让人不知所云。接下来用夸张手法描写其语言。语言的夸张是文学艺术化的一种常用手法。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夸张具有扩大、强化、渲染等作用,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老舍的夸张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总起来说,是适应内容、情境的需要,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意图,以达到强调、渲染、生动、传神的效果,文中马裤先生的喊叫:“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背后打了个霹雳”“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运用夸张手法极力写出了马裤先生在所谓“文质彬彬”外表包裹下的一个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自私自利,毫无社会公德意识的小市民的丑恶形象。再如茶房一系列的“眉毛”描写,“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直怕茶房的眉毛脱净”。在马裤先生的“狂轰乱炸”下,茶房苦不堪言,痛苦万状。可怜的茶房,地位低下,无可奈何,只好拿眉毛来表示抗议了。
  老舍笔下的人物话语能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他说过:“我们须使人物自己说话。……我们须依着他心中的变动去写他的话语。言谈不但应合他的身份,且应合乎他当时的心态与环境。如文中茶房这一人物是火车上的服务员,态度和气,一开始“跑”、“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请少待一会儿,先生”“一开车。马上就给您铺好”、“先生,请等一等。您等……”“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等语言、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茶房的谦恭、和顺。摊上这样一个难伺候的主顾也极有耐心。后来随着马裤先生的变本加厉,也渐渐失去了耐心,能装就装,能逃就逃。如“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茶房一气说完。扭头就走,好像永远不再想回来”、“先生,您等一等。……”“‘茶房!“回头见’。‘茶房!茶房!!茶房!!’没有应声。”这些地方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茶房面对此等可憎之人,忍无可忍,却也无计可施,只有选择沉默、逃跑。
  老舍还善于运用比拟手法。比拟是比喻的一种特殊格式,即把物比成人或将人比成物。物一旦赋予了人的特点。或人一旦赋予了物的特点,便显得滑稽可笑,如文中“我的耳鼓出的主意”。连备受煎熬的耳鼓也要迅速站出来出主意,快把报纸双手奉送,以免噪音骚扰。从侧面极力写出了马裤先生的令人生厌。作品中大量自如地变换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酿造笑料,取得幽默效果,显示了老舍的幽默才能。
  老舍先生也很注重细节的描写。文中马裤先生的“挖鼻孔”、“击打鞋底”、睡觉的“呼声”、照顾车顶向上“射”痰以及“我”的感受等处描写。巧用幽默。读卮让人忍俊不禁,刻画了一个令人作呕、庸俗不堪的市侩形象。
  
  学生解读:
  浅析《马裤先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徐月华
  
  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幽默、质朴、自然,在他的作品中,笔法、语言都是亮点,赏读他的文章总能感受到他,生动凝练的遣词艺术,让人久久难忘,回味无穷。
  例如《马裤先生》对茶房眉毛的描写:“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脱净”。“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拧”、“脱”、“掉”三个动词用得恰到好处,通过描写茶房的眉毛,将茶房对马裤先生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为文章注入了许多活泼的气息,让人大笑之后回味无穷。
  作为幽默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不仅让人发笑,更多的是读者笑后的沉思和反省。《马裤先生》这篇文章中就有许多幽默而又有讽刺力度的句子。
  如“我把我的报赠给他。我的耳鼓出的主意”,从侧面突出了马裤先生的声音大,而且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同时讽刺了马裤先生这种所谓“正人君子”面目下自私、肮脏、毫无社会公德的丑陋灵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禁感叹老舍语言运用之精妙绝伦。
  又如“可是一口痰并没有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在这一句中,“照顾”一词用得很妙,作者在平凡中写出了不平凡,使读者一看,就能够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妙处所在,同时也讽刺了马裤先生令人作呕,不讲公德的行为。
  质朴自然是老舍遣词炼字的一个特点。《马裤先生》以人物对白贯穿全文,语句朴实。口语性、生活性强,然而语言并未因朴实而失去色彩,反而使文章更生动。更有味道,更让人难以忘却。这就是老舍先生作品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优美别致的语言,《马裤先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别具一格。让人回味无穷,不忍掩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