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孙叔敖纳言

作者:刘 向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wù)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
  
  ①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三度为楚相,为政注重法治,任用贤能,颇有政绩。②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③老父:与下文的“父”均指老人。④衣粗衣:穿着麻制的丧衣。第一个“衣”与下文的第一个“冠”字,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分别是“穿”和“戴”的意思。⑤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垢(gòu),同“诟”,辱骂。⑥去:离开。⑦患处之:祸患隐伏在那里。⑧意益下:意思是越把自己看得低。⑨心益小:意思是处事越要小心谨慎。
  
  解析
  
  本文描绘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老人的形象,他告诫孙叔敖治理国家要注意之处。同时可以看出,孙叔敖是一位肯虚心纳谏的人,这在古代高官中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含义。
  (1)孙叔敖衣冠而见之
  (2)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3、老父认为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三条意见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位居楚相的孙叔敖对不来祝贺而来吊唁他的老人是什么态度?请对他的这种做法加以评论。
  5、本文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是什么?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收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谢记军 设计)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