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万物有缘皆因果
作者:敖广义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从表面上看是在写景,是景物的累加,而实际上通过这些意象的串联,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失落和愁思。
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因果关系,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联系。我们不妨用这个观点来分析这首诗。
一千两百年前的一天,殿试揭晓的黄榜上人名密密麻麻,可偏偏没有他张继的名字。他羞愧沮丧,本来预期的结果不是这样的。他可以有插花游街的风流,可以有衣锦还乡的荣耀。然而,虽经十年寒窗苦读,可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他踏上小舟默默南行。时至深夜,泊船枫桥,不能成眠的他,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感受到了周围景物带给他的愁思,各种景物和声音又都紧紧围绕着“夜泊枫桥”这一特定的环境。诗人由远而近,目之所触之景,耳之所闻之声,都罩上了他内心的感受:“月落”、“霜满天”、“乌啼”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火”、“寒山寺”、“客船”、“钟声”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时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对这幅夜景,必然勾起落第的诗人飘泊他乡的孤独情怀。
作者对这些景物和声音的描写,不是胡乱的堆砌,而是按事物的条件、因果关系,安排了先后顺序:“月落”点明了夜已深。因为只有在深夜里,才能听到乌鸦的啼叫;借着星光的余辉,才能看到浓重的霜露;又因为是深夜,所以才会有“渔火”;而“寒山寺”是诗人停泊的所在地,寺里和尚有半夜敲钟的习俗,所以诗人很自然地写到了“寒山寺”:并由此引出了“钟声”,再由钟声引出了“客船”。可见,诗人是抓住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来进行思维活动的。
诗人在此营造了一个别具风格的画面:月落星稀,孤灯渔火,旅人难眠,表达了诗人因科举失意而愁绪满怀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在用景物重叠表达情感上,与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既创造出淡雅优美的意境,又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而后两句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则有类似的手法和意蕴,都是上句写视觉画面,下句写听觉意象。虽然“星河”两句通过上下句的串联叠合,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构造出幽远凄清的意境,和《枫桥夜泊》的意境似而不同。
总之,我们真应该感谢上苍,因为如果没有张继那一次的落第失意,诗歌史上也许就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境也就没有人来一语道破了。跨越千年的时光,我们再来探寻诗中的意蕴,依旧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