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考场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六法
作者:吴培光
一、直接使用论据
直接陈述事实论据,要言简意赅,针对文题、话题,有意识地叙述最有价值的事实。用据后,不要忘了对中心论点的回扣。要知道,议论文最忌“论点+事例”的一般化毛病。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分析事例与论点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分析“个别”事例时,其旨在揭“一般”的规律,是为了从事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千万不能简单地将论点随便套到一个粗糙甚至是错误的论据上去之后,就以为是万事大吉了。好的论点和一系列好的论据,如果缺乏必要的、理性的、独特的观点连接,那也只能注定是一桩“不幸的婚姻”了。请看考场佳作《生命之让》中的精彩用据:
很多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大片,多数人都为里面那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我不知道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真是假,但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感人之事。
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它的处女航中撞上了一座冰山,它即将沉没,救生艇根本不够。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最后一艘救生艇也即将开走,这时响起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是他们的妈妈呀!”原来史密斯夫人的两个孩子都上了救生艇,而她却不能再上了,面对即将生死别离的骨肉,她痛不欲生。这时,从救生艇上走下了一位女士,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她对史密斯夫人说:“上船吧,我来换你,孩子不能没有妈妈!”说完这句话,她从容地走向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全世界似乎在那一刹那静止了,全场的人都寂然无声。几秒钟后,泰坦尼克号沉没了,1053人丧生,其中就有那位无名女士。
这个故事实在是很感人,人性之美在那生命的谦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位无名女士深深地知道她让出了一个生的希望,而她得到的将是死亡的降临。在那个求生欲望异常强烈的时刻,她却毅然地让出了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她最后那句“孩子不能没有妈妈”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这句话也足以打动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心!
二、事实叠加用据
所叠加的论据最好不受时空局限,以增强说服力;叠加时所采用的句式应尽可能整齐,以形成论说的气势。用据后,不要忘了对论点的照应。如考场佳作《追梦无悔》就用据丰富,名人荟萃,纵横古今,驰骋中外,说理透彻,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
不要安于现在的自我,而要追求心中的梦想。鲁迅不安于救治国民的身体疾患,从而铸就了刚毅伟大的民族魂;袁隆平不安于水稻亩产千斤的“极限”,从而颠覆了世界权威;“超级女声”来自平民,却敢于挑战卫视舞台,从而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想唱就唱”的狂澜。
当然,追求也有可能失败,可是,何必斤斤计较于结果呢?美丽在起点,在终点,更在沿途的风光,在拼搏中的问心无愧。凡·高追求自我,却最终走向了萨都的草坪,用枪声宣告了自己生命的结束;屈原追求爱国,却最终投身于汩罗,化作楚国的一缕冤魂。虽然他们都失败了,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那失败的豪壮不也是一种美丽吗?那失败的追求不也是一种坦荡吗?
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执著追求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成就了旷世奇迹,哥白尼让地球为之震荡。纵使像李白、杜甫这样一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业而终不可得的失败者,也为我们留下了盛唐诗歌最灿烂、最珍贵的篇章。虽然他们一个抱月而终,一个苇席蒿葬,可毕生的攀登、矢志不渝的追求,还是让他们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三、句式辅助用据
(一)使用“从……到……”的句式用据
运用论据时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句式应大致整齐,语言应高度集中。概括使用“从……到……”的句式,串联起来的部分可以是史实,可以是与主题或话题相关的名言、诗歌,还可以是作品及人生的哲思等。
请体会下面的片段:
倘若成功是远方的彼岸,诚信就是托载你的船舶;倘若成功是珠峰的峰顶,诚信就是你手中的绳索;倘若成功是巍峨的大厦,诚信就是大厦下的基石。古往今来,无数名垂青史的成功者,有谁不是以诚信待人,以诚信任物的呢?从汉高祖刘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到司马迁为“李陵事件”的中肯之言;从魏徵以诚信直言敢谏,到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正面的例子实在多得不胜枚举。事实上,诚信是每个人应有的品德,更是所有成功者成功的基石。
(二)使用“当……时”的句式串据
运用此句式串据时,语言除了要具有概括性之外,还应讲究些文采。这个句式所连缀起来的内容往往是历史事实的某个有特定意义的瞬间、细节或情节。请体会下面的片段:
当卧龙草庐外的刘皇叔在朔风飞雪中久久伫立的时候,当古人在昏暗的灯下奋笔疾书“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的时候,当一箱箱假烟假酒、盗版光盘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又鲜活的词语——“诚信”在历史的词典里永生。
四、正反对比用据
有意识地选用对比论据,既可以暗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又能更为有力地佐证论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要注意根据论证思路,安排正反例的先后顺序,还要通过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的对照,辅之以必要的分析,以使论证更雄辩有力。
如考场佳作《为生命的画板涂色》,作者以“在生命的那一刻,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前行”这样单刀直入的开头段落确立了论述主旨。然后,就接着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桀骜的陶渊明经过一番世俗的历练,最终……远离了富贵满堂,抱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念,一袭布衣,飘然而去。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命运多舛的辛弃疾尽管报国无门,心痛如绞,但依旧心系故土,誓死抗战,哪怕马革裹尸,捐躯沙场。
……
李陵投降匈奴,确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但当夜幕落下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遥望关中明月,泪眼汪汪,企盼重归故里的那一刻。
苏武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忍受着大漠风雪,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为了那柄汉节,岁岁年年,年年月月。
这几段文字,组织得精到洗练,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紧紧地扣住了“逃避”、“前行”的论述主旨。
五、巧用修辞论据
(一)排比
排比是一种在文中有意识地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一篇议论文里若能安排一两处排比句,不但能加强语势,而且能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看考场佳作《正视挫折》中的精彩用据: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无不是在挫折中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坚持不懈,发出“我已找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在挫折中逐步走向成熟……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起壮美的浪花;是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