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2007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选评

作者:吴培光 王兰芝




  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位年轻妈妈背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在未竣工的楼上给孩子的爸爸做饭,一不小心,从十二楼上仰头摔下。但当人们看见满身是血的年轻妈妈时,她的脸在地上,背后的婴儿却安然无恙,睡得正香。就是这位伟大的年轻妈妈,在空中,努力让自己的脸部先着地,来保护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个可爱的婴儿,却不知道她的妈妈为了让她活下来,已经离她远去。可以想象,这位年轻的妈妈怀着怎样一颗爱孩子的心,拥有怎样一种无私的爱!想到这里,我的心总是不由得微微一颤。可是,岂止是这位妈妈,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应当学会体会、珍惜父母的爱,更要懂得报答,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懂得珍惜亲情,学会珍惜亲情,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妈妈烦了的时候,陪她说说话;爸爸累了的时候,给他捶捶背。亲情是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是真正用心去爱亲人。用你的心灵,把亲情装在每天的行程里。
  你有没有拉过父母的双手?
  你有没有拥过父母的肩膀?
  你有没有抚摸过父母的脸庞?
  你有没有亲吻过父母的嘴唇?
  放慢追逐的脚步,回首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你会发现,很多值得做而又没有做的事情正等待着我们去做。现在珍惜这份动人心弦的爱,就可以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的发生。
  
  满分揭秘:
  谈到亲情,人们总会面露温馨之情,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这种耐人寻味、令人难以割舍的感觉。文章以“懂得珍惜亲情”为中心,叙述了一系列感人的事迹,真实而美丽。开头用爱情、友情引出亲情,更加衬托出了亲情的简单、朴实。文章形散而神不散,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烘托了亲情的可贵,体现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始终洋溢着一种对亲情的留恋。“一杯香浓的牛奶”、“一个温柔的眼神”、“一种殷切的期望”,妙笔生花,写出了亲情的温暖,可谓匠心独运。结尾的四个“你有没有”,饱含了小作者对亲情的珍爱和理解。同时,透过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亲情的描写,我们也体会到了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感悟。
  
  文题二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一:
  做人从学会承受压力开始
  青岛一考生
  现实往往与理想矛盾,有矛盾就有压力。也许你心中有一盏理想的明灯,可它似乎可望不可及;也许你想把事情做好,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也许你憎恨卑俗,可又耽于世俗中的很多琐事;也许你播了种,可由于不善耕耘,费尽心思却结不出果实;也许你的内心超出自我,可在现实中却逐一被否定……压力不断地袭来,我们要想做一个充实、潇洒、乐观的人,就要从学会承受压力开始。
  有句话叫“百忍成金”。忍耐不意味着屈服,忍耐是积聚力量,准备下一次的冲锋。忍耐是高瞻远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也许突如其来的暴雨会使原本心情不佳的你更加悲哀,但你不需要以在暴雨中伫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你不需要理会它,因为没有暴风雨的冲击便没有雨过天晴的欣喜。也许突然降临的寒冬会使原本衣裤单薄的你寒冷彻骨,但你不需要以整个身躯去撞击冬天的大门表示反抗,你不需要在乎它,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我们始料不及的事情,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要不怎么会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但是如果你能够承受住压力,跌倒了再爬起来,那你还会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万千豪气。
  有棱角的少年,不知道现实的山是石头长成的,总是拼命地去撞击,以致于撞击出火星;不知道幻想的云彩是雨做的,以致于怎么也无法阻止它任意撒落。在经历了一次次承受压力的洗礼后,才会消失幼稚的尾巴。
  让我们用坚毅的情怀,恢宏的气度,宽阔的胸襟去承受大风大浪,承受磨难挫折,承受生活的一切压力吧!
  满分揭秘:
  许多人因将逆境与挫折视为人生中的耻辱而羞于提及,自设路障;殊不知,当我们把观察视角稍作调整后,就会发现它们恰恰是我们应当加以珍惜的宝贵财富,这就是“学会承受压力”。
  这篇考场作文充分展示了小作者的智慧和灵气。文章用散文诗般的语言阐释了生活的哲理,行文文气贯通,热情洋溢。开篇连用四个“也许”尽情铺展,将议论的中心作横向拓展。第二段的“百忍成金”一句如黄河壶口,将话题锁定,连用几个对偶句,层层掘进,又用两个以“也许”开头的转折复句,将中心思想作多方位诠释,充满了奋进的激情。第三段巧用李白诗句,与第四段相映成趣,升华了主题。
  本文还带点诗味,寓深刻的哲理于优美的语言之中,让人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满分作文二:
  做人从学会说“不”开始
  青岛一考生
  对王权说“不”
  濮水边身如不系之舟、心如澄澈秋水的庄子,面对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位大夫,他说:“不。”他如此潇洒地推掉别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实在豪放至极!濮水清波吸引了他,他不愿面对那些聚讼不已,永远不能统一的话题,终于“持竿不顾”;面对楚王的殷勤恳求,一个“累”字,他如此谢绝。殊不知,他的一个“不”字却为他铸就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对世俗说“不”
  八十天的彭泽县令实在让人心生厌倦,陶渊明挂印归田园。世俗的纷纷扰扰已不能在他心中留下任何痕迹,他向往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生活。对于世俗,他勇敢地说:“不。昨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才是他生命的真意所在。一个“不”字铸就一段万古传诵的佳话。
  对黑暗说“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们是什么?不过是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子。即使将所有的椽木都压在我身上,我依然能够抗争。在黑暗的年代,鲁迅勇敢无畏地点起一盏长明灯,唤醒沉睡的国人,照亮前进的道路。对于白色恐怖,他无所畏惧,大声疾呼:“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恐吓,威逼,利诱,他大声说:“不。”何等坦荡,何等豪爽!又何等勇毅,何等顽强!
  对强权说“不”
  苏联老大哥曾经是那么地热情,可他却想利用中国海岸线长的条件,组建一支联合舰队,还想搞一个中苏共有的长波电台。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对此,毛泽东严词拒绝,斩钉截铁地说:“要讲政治条件,半个指头都不行。”国人为之振奋。中国已不是昔日的东亚病夫,中国人的腰板也可以挺直。对于强权,毛泽东说:“不。”掷地有声,举世震颤。
  
  尾声
  
  朋友,别忘了,做人要从学会说“不”开始,对于失败,对于挫折,对于欺辱,对于污浊,对于强权,要勇敢地说“不”。
  
  满分揭秘:
  本文用极其简练的语言,跨越时空的界限,将古今四个敢于说“不”的名人事例各成一段行文,再加上一段尾声,形成完整的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面对失败,面对欺辱,面对强权要勇敢地说“不”这个主题。这种构思,“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四个新颖典型的事例的选取,别具匠心。文中的几个事例,均是作者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用于本文,也相得益彰。可见平时的知识积累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