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让我们都成为那粒种子结出的苹果

作者:封会清




  “将一个苹果切开,可以很容易地数出里面有几粒种子。然而,当一粒种子发芽后,很少有人能够预知长成的大树日后会结出多少苹果。”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
  “一位外国老头……‘法学博士’……退休后定居中国……在南方的一座城市……赤手在街道上捡拾垃圾。”
  ——这个行动,我们却无法理解:与身份不符;形象不雅;又很不卫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
  面对质疑,老头说:“我重视我的‘环境’。我只希望我生活的城市更干净、更美好……这不是卫生习惯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我要捡的不只是路面的垃圾,还有人们心里的‘垃圾’……我是在做教育……教育是一粒种子。种子可以生根发芽……”
  实际结果是:老头的身后,上千名志愿者在沿路捡拾垃圾,其中包括教师、警察、官员、学生和儿童,还有下岗工人;在他们的感召下,不少行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个捡拾垃圾的行列;他们所到之处,路上的烟头、废纸等各种垃圾纷纷被“请进”垃圾箱,道路转瞬间变得整洁起来……
  我喜欢这个外国老头。
  他崇尚行动。世间道理有千万,我们自幼学习,但只是左耳进右耳冒,说说而已,听听而已,心里留不下一丝痕迹,更不用说付诸实际;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我们的教育人士,又何尝不是“敏于言,讷于行”?他则不然,一言不发,不管三七二十一,行动!弯下身来,捡拾“垃圾”。
  他有自信力:对人有热情的期待,对生活有坚定的信念。他相信一切不应该是糟糕的样子,相信一切可以被改变,变得美好;他相信教育的作用,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他笃信“你可以很容易知道一个苹果里面有多少粒种子,但是你很难知道一粒种子可以结出多少个苹果”!做人做事,我们所缺少的,不就是这一点点信念?
  他,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因为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本民族的文化角度出发,体察中国文化,发现了某些缺失,挺身而出以矫之,甘做中国人“嘴中”移山的愚公——因为出于至诚、出于爱。真真地难能可贵!真真地令我们中国人汗颜!
  我就是这位老人撒下的那粒种子结出的苹果,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那粒种子结出的苹果,我相信我们的种子会结出更多的苹果!
  “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可以……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