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植物睡眠之谜
作者:饶忠祥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闭合起来,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
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需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需要睡眠。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故而得此“睡莲”芳名。
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学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遭受阳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阳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这一点,用“月光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当遭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观点,但都未能有一个圆满的解释依据。
阅读训练
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谜”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了说明植物有睡眠现象,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能否去掉?你能说出它的作用吗?
因为过多的阳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植物的睡眠之谜”科学家给出了怎样的解释?你认为哪一个更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末一段说:“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观点,但都未能有一个圆满的解释依据。”根据你的知识积累,你认为植物睡眠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饶忠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