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怎样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审题能力

作者:郭素环




  同其他文体一样。写议论文首先也要审好题。所谓审题,就是仔细分析、研究题目或材料的意义和要求。做到定范围、定中心、定角度、定写法。审题不准而导致中心论点不明确,是目前初中生写议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那么,怎样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审题能力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正确分析题目的语言形式
  
  在审题时要注意分析作文题目的不同语言形式,抓住题目所揭示的论述重点。命题作文的语言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类:
  
  1.并列式。即由并列短语组成的题目。这类题目重点在两侧。不能偏废。如“诚实与虚伪”、“美与丑”、“伟大与平凡”、“青春与梦想”、“勤学与好问”、“昨天·今天·明天”等。弄清语言形式。有利于明确论述中心,克服“偏题”现象。在论述时,要注意揭示两种或几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观点就不会出现错误。
  
  2.偏正式。即由偏正短语组成的题目。如“深刻的启迪”、“一粒米的启示”、“生活的乐趣”等。这类题目要对“偏”和“正”两者都不放过,弄清中心词是谁。只有看清了题目,才不会走题、偏题。
  
  3.主谓式。即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或主谓句。如“这件事深深教育了我”、“生活告诉我”、“理解是一座桥”等。这些题目,要求我们写现实生活对自己在某方面的启示或人生启迪等。
  
  4.动宾式。即题目是由一个动宾短语或介词短语组成的。如“谈人生”、“贵在坚持”、“敢于斗争”等。对手这类题目。要注意抓住动词或介词,留心宾语。并要补出主语。才能进行写作。
  
  二、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
  
  要求在审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的内涵、外延。比喻、象征意义。以及名言警句的深刻含义。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说过:“文须有益于天下。”例如:由“路”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之路、生活之路、改革之路、致富奔小康之路、现代化建设之路、建设和谐社会之路等: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想到社会风气、生活环境、四化建设、国际环境、和平发展等;对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题目,我们既要弄清它的出处,又要看出它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既要有一般性的认识,又要得出规律性的见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包含“大起于小”的道理,能说明成功起于点滴的道理。“由小到大”这是规律性认识,它在今天有指导我们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社会等重要意义。
  
  三、准确抓住材料的内在实质
  
  对于给定材料进行议论文写作的。一定要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住实质,从多角度进行立论,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最得心应手的论点进行论证。下面来看这样一则材料:
  德国有所大学准备在学校中心地带建造一座能容纳万名学生的大食堂。校长把设计任务交给了建筑系教授。一星期后,教授告诉校长完成了设计,那就是不造大食堂,把建造大食堂的经费通过银行贷给周边社区愿意经营小餐厅的居民。校长采纳了教授的“设计”,最后实践证明这是最合理的设计。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那么,这则材料的要害在哪’里?其实只要仔细读两遍材料就不难发现,这则材料的实质就在于“设计”的合理性(或好处)。如果从多角度考虑。可以立论为:寸土如金的地皮得以用来建造新的教学设施:学校节约了一大笔建造食堂的经费:消除了因施工给校园带来的混乱:节省了雇用食堂管理人员的开支:学生分散就餐,节约了时间:食堂形成了竞争,注意特色。质量提高,价格合理:增加了社会就业的机会;等等。这就是抓住实质进行多角度立论的方法。
  当然,要想切实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审题能力,还需要在大量的写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坚持不懈,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佳作示例:
  
  俭朴是美德
  河北乐亭闫各庄初中芳草地
  文学社 张 琦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诸葛亮也曾说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更能培养和体现一个人的美好品质。
  以节俭践行自己人格与品行的名人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春秋时,齐国相国晏婴很有才干,很受国君赏识。他虽位高权重,却不讲排场,生活俭朴。齐景公见他的住宅矮小,地势低洼,环境嘈杂,要给他换一处好房子。晏婴说,这是我父亲住过的地方。我德疏才浅住这样的房子已是过分,哪能再换新居呢?齐景公劝不动他,就趁他出使鲁国之际,自作主张为他扩建了住房。晏婴回国后知道了此事,停车城郊不肯回家,直到齐景公答应恢复邻里房屋,还其旧貌才作罢。
  在生活中,晏婴同样严格要求自己。晏婴上朝时驾驽马,乘破车。齐景公以为他俸禄不够用,就派人给他送来了华车壮马,晏婴拒辞不受,他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百姓作表率,以免奢靡之风盛行,如果我们君巨都鲜衣良马,老百姓便会仿效而追求享乐,导致品行不端。那时再去禁止就很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晏婴的节俭为百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厉行节俭上,前贤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近代伟人良好的节俭行为,同样也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楷模。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生活十分俭朴。大伯父收入微薄,家里的生活还要靠大伯母做些编织活才能维持。为了减轻大伯父的负担,周恩来在课余和假期中经常为学校刻蜡纸、油印或抄写讲义。以换取一些收入。那时,周恩来没有什么新衣服。一件蓝布长衫已经洗得发白,每到星期天洗了,都要连夜烘干,第二天又穿着去上学。有时饭费接济不上,他就拿几个铜板。到校门外买点大饼充饥。星期日回家。他就从家里带一小罐酱来下饭。正是在这种艰辛的环境中,周恩来发愤读书。在学业上和其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伟人的俭朴,真的令我们击节称赞,并油然而生无限敬意。
  如今,在物欲滚滚的潮流面前,如能够坚守节俭,纯洁朴素地生活,胸襟必宽,心地必纯,境界必高,思想更是伟大!节俭既可以利国利家。又可以成就自己的美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点评: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文采斐然的习作。小作者对生活体会之独特,理解之深刻让人叹服。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深刻论证了论点。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层次清晰,引用精当,论证有力,体现了较强的写作功底,更体现了作者审题的精准。总之,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议论说理性文章。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