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误会,在行文中如此美丽

作者:高 伟 陈庆苞




  原文: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们不像农家子弟那样红着脸到主席台上拿了(甚至可以说是“夺了”)奖状就跑,而是大大方方,到主席台上先向校长敬少先队礼,然后双手接过奖状。再昂首挺胸地走回来。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表情怪怪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我喊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当时肯定全场都笑了。平时有哪位老师上课走错教室,学生都能当笑话说上一个月,像今天这种情况能不让人笑岔气?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子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技法指导:
  
  在记叙文谋篇布局的方法中,“误会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组织方式。误会,就是误解了事情的本意,在写作中把人物对某一事实的真相作出与之相反或毫不相关的判断作为情节的基础,由此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中心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误会法”和“蓄势法”有相通之处,误会的过程也是蓄势的过程,误会越深,最终给人的震撼越大。所以不论何种误会,结尾一定要解开谜底。消除误会,至少是让读者消除误会。
  在传统的情节小说中,这种用法比较常见。一般说来,误会的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读者和作品的主人翁一同被蒙在鼓里,直到结尾才恍然大悟,比较出色的是法国作家莫伯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玛蒂尔德节衣缩食,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还清赔偿项链的债务,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所借的项链是假的,读者也是在故事结束时才知道这一点,所以不能不感叹作者构思之巧妙:另外一种是读者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误会,但作品中的主人翁不知道,读者和作者一起替主人翁捏一把汗,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名作《柏林之围》就采取了这样的误会法: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军人,因听到普法战争中法军失利的消息而昏倒于地。为了他的健康,他的孙女谎称法军打了胜仗,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老军人由此产生误会,开始每天计算法军打进柏林的日子。当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的时候,老军人误以为自己的军队凯旋归来。于是穿起昔日的军服,站在坐落于香榭丽舍大街旁的宅楼的阳台上,迎接凯旋的法军从凯旋门开进。突然间,他发现那行进着的军队不是法国军队,而是普鲁士军,在这强烈的刺激下,他倒地而死。相对而言,第一种方法用的较多,效果也更好。《三好生》一文即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学生获得“三好生”的曲折经历。他“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原因是“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他那时很自卑,当“三好生”们上台领奖时,他只有羡慕的份儿。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他不是“三好生”。
  但就在这时,有同学告诉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