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对《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
作者:王礼平
这个悲壮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让我们人类反思: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像小说中的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和自我牺牲呢?当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当一只只动物被疯狂捕杀,作为不光彩的狩猎者(人类),我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是自责,是忏悔,还是弥补?
一直以来,《斑羚飞渡》这一小说在课堂中都被这样分析着。它的确也影响了一批人。有人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善待生命,学会了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
但我们解读《斑羚飞渡》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参教案和他人的理解。新课标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除了吸取文本中的精华,还要有质疑精神,探索精神:要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把问题提出来,并认真地分析解决。那本文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又在何处,该怎么解决呢?本人在反复研读和分析教材后,在一些学生的质疑声中,在同其他老师激烈的商讨下,对课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质疑:
一、质疑小说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是一篇讲动物的小说。大家都知道小说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然会有加工和虚构了。是的,小说是可以有艺术上的加工和虚构的。从这点上看,质疑小说内容的真实性是多余了!可虚构和夸张倘若处理得不好,其必然会影响到作品的表现力,导致作品衔接不紧密,出现漏洞,显得牵强而虚假。
我们都知道沈石溪老师善于写动物的行为、精彩的心理、令人动容的情感,可艺术加工的色彩太过鲜明了。这就导致了某些作品看起来太过虚假,不合情理。《斑羚飞渡》这篇小说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请看下面对文中摘录部分的质疑:一群七八十只的斑羚被逼到伤心崖上,这悬崖有六米多宽。再看看那群可怜的斑羚吧,极健壮的公斑羚最多跳五米多远,而雌兽及幼崽则更少,只四米左右。
对此,本人有疑问:为何这悬崖刚好是六米多宽,而不是五米多宽或八米多宽,或甚至更宽一些呢?还有,悬崖怎么就刚好叫“伤心崖”呢?会不会是巧合?
可以说,这些均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也可以说作者为此费了不少苦心。因为只有这样的宽度才适合飞渡,才不会让那群斑羚因为无法飞渡而呆在原地被那些偷猎者全部猎杀,或因飞渡全部失败而全数坠崖身亡!也因为只有这样的名称才能符合悲壮的飞渡。
倘若它们全军覆没或全部逃生的话,就没有下面精彩又震撼人心的飞渡了。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当时的无奈。为了故事的延续,为了能打动读者,不得不安排斑羚去飞渡。可这无奈的安排是不是又有些残忍呢?
斑羚这种动物会不会飞渡呢?有谁见过?书中可有明确的记载?我不敢断言没有,因为某些动物身上有一种天性,当遇到危难时体内的潜能是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作出让人吃惊的举动的。但退一步而言,动物会有这么高的智商吗?接近,100%的成功率。实属罕见,可谓奇迹。当然从中也能看到作者明显的加工的痕迹。因为如果飞渡失败了,就只有悲壮而没有“彩虹”之美了!
二、质疑小说情节的合理性
小说先写“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然后写“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于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斑羚们的“飞渡”。在这种场面面前,作者写道:“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这情节是经不起推敲的。猎人以捕获猎物为目的,猎物就是他们的勋章和墓志。羚羊肉是鲜美的,羚羊角更是名贵药材,正是为了这种经济利益,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狩猎者们宁可以身试法,并致使羚羊濒临灭绝。按照正常逻辑,根据这伙猎人的觉悟水平,在羚羊已成瓮中之鳖时,即使执法人员命令他们放下猎枪停止围猎,恐怕都无异于虎口夺食,他们怎么可能自觉地、主动地,或不由自主地放弃即将到口的羚羊肉和即将变成大笔钞票的价格昂贵的羚羊角,转而雅兴甚高地欣赏羚羊秩序井然地绝处逢生或万分可惜地弃身峡谷,而自己徒劳一场?如果他们真的被斑羚的崇高精神感动了,震慑了,那为什么不赶紧后退、撤离,而要残忍地欣赏这些感动震慑了自己的动物悲壮地赴死呢?一边是人狗合作,辛苦地追赶围捕,一边又在功亏一篑时轻易放弃;一边像猫戏老鼠,把这群可怜的斑羚逼上死路,一边又猫哭老鼠,假惺惺地表示自己的震惊和感动,这是不是太不合情理?
如果人有可能被感动的话,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到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蹲在一旁十分“人性”地静观(或欣赏)斑羚“飞渡”,毫不惊扰它们,还“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三、质疑作者的思想价值观
文中的偷猎者们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小说的结尾没有交代偷猎者的境况,而让人猜测,我觉得这似乎有些不妥!因为,斑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即使飞渡成功仍意味着有一半的种群死去。假设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假如你是个法官。你会怎样审理此案?是让他们逍遥法外,还是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作者在此文里既没有表示出对弱者的同情和悲悯,也没有对制造这起灾难的偷猎者们进行谴责,而是把斑羚们的这种灾难描绘成一幅壮美的画面。作者为了表现这种壮美的飞渡而极力渲染,甚至不惜虚构出“彩虹”来烘托!
这种价值观存在着错误的倾向,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随意捕杀保护动物都没事,不仅没事,还把整个残忍的事件写出来让人欣赏。这就于无形间助长了偷猎的恶行,让人变得淡漠和残忍!对未谙世事的中小学生,作为教师在这点上要认真引导,若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学生误把不幸残忍的事情当作壮美之事来写,而造成心态的扭曲!倘若如此,那问题就大了。
没有绝对的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希望大家能多关注一下教材教参方面的问题,能在解读文章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被参考答案牵着鼻子走,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怀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