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2期


文学作品的赏评

作者:曹 阳




  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对文学作品鉴赏要求的理解上,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提出要求。我认为就是欣赏意蕴美和形式美,也就是意趣美、形象美、语言美、技巧美,并能进一步对之评价。
  第二,鉴赏是评价的基础和前提,评价是鉴赏的深化和结果。我们应该以鉴赏为着眼点和切入点,以鉴赏能力的提高为训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我理解,文学作品的赏评就是“美的赏析和质的评价”。
  下面主要谈谈怎样进行文学赏评:
  文学作品赏评能力训练,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抓题目。揭示写作对象、组材中心、线索等等。如1993年高考散文《青菜》、2001年的《门》。
  第二,抓背景。注意所写内容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如2000年的散文《长城》。
  第三,抓语言,即从语言入手。《考试说明》的表述顺序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这是按重要程度排序的。而我们的训练则要按照“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顺序进行。无论小说还是散文(戏剧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形象的感受还是技巧的审美,都要从语言人手。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的,读者也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会的。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人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文学鉴赏首先是对文学语言的感受活动,当我们的眼睛接触了文学语言发出的信号,脑中幻化出可感知的形象,通过补充想象,产生了新的形象美、意蕴美和情趣美,才有审美的认知和感受。阅读,表现为一种过程。从行为学的角度看,是一连申操作组合的过程;从阅读的本质论角度看,则是读者因信息引起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据“言”知“意”的过程。只有一次一次地展开这种过程,学生才能练习阅读,提高能力,才能不断地在体验与领悟中获得知识、情感、理性等各个方面的营养。这就不是阅读后得出的几条“结论”所能包含和反映的。测试题对阅读思维过程的注重,正是对阅读本质的尊重,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o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运用之精。
  现代汉语中同义词或近义词十分繁多,但它的作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一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加以比较,才能找出最贴切的一个。这里面不仅有是否准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恰当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9题:
  阅读材: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 )得更加明亮。
  问题:段中括号内的动词应是A.缀B.擦洗C.洗涤D.擦拭
  本题考查筛选关键性词语的能力。如果把该句简化一下,则是:白云把天空( )得更加明亮。主语既然是“白云”,谓语动词用“洗”就不合适了,故可先排除B、C两项;再看动词与补语搭配,“点缀”得“明亮’,显然属不当。最后只能选定“擦拭”一词,不仅形象准确,而且具有动感,当然是最好的了。
  2.注重语感,体会词语运用之巧。
  例如2000年高考《长城》24题中的BC两项。
  B,作者借“谁家的‘春闽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C.“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的讽刺。
  答案:考查对文章的赏析评价的能力,B是对的,c是错的。“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这一句是作者含泪陈述一个史实,前后形成对比,不是反语也不是讽刺,而是批判和谴责。所以C项不正确。
  3.重视技巧,把握词语运用之妙。
  如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向长城抒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人称在不同语境中不同表达效果的理解。
  第一问其实问的就是第二人称“你”对于表达效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运用第二人称就是把物拟人化,便于抒情,便于拉近抒情主人公和抒情对象物的距离,朱自清先生的《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能够想到这一点答题就不会太难。第二句相对第一句稍有难度,因为这一人称的变化,是由作者援引“人们”的“发现”和感受而引起的,不是为厂直接抒情而造成的,它不同于《绿》中由于情感的不能自禁而引起的第二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变。可能有些学生不作具体分析,套用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导致答题不及要领。所以答题关键还在于认真分析这里人称变化的原因,比较《绿》中人称变化与这里的不同之处。
  第四,抓想象。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它在审美感知的阅读活动中展开,又时刻融会着审美想象、审美情感以达成审美的理解。
  阅读就是“还原”。读者根据自己相似、相关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设身处地地再现和再造一系列表象,尽可能地“逼近”原型,尽可能地在对生活的理解方面“逼近”作者。这种由语言文字激起的积极表象活动的基础便是读者的生活积累,与生活相沟通,求得读物与生活、读者与作者的“逼近”。茅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 (《创作的准备》)
  第五,抓联系。瞻前顾后,切脉通经。抓层次,抓照应,抓线索。
  一篇散文,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必须前后贯通,经脉相连。
  搞清散文的行文线索,领会作者精巧的构思,这是解题的关键。线索是指贯穿整个文章情节发展的脉络,或说是把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散文的特点是“散”,这就会给我们的理解和鉴赏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散文实际上又是“神不散”,这就是因为它在结构上有一条线索把文中各部分看似散乱的材料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起来。因此,我们把握一篇散文必须首先把握住这条线索。把握住这条线索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就可以顺着它摸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和它们所起的作用,从而领会作者是怎样“形散神不散”地组织材料,把零散的粒粒珍珠穿缀成闪光的项链,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如2000年的《长城》: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能力和理解重要语段的能力。“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但”的转折是针对倒数第二段中“你不语”,由此可知最后一段就是对倒数第三段问题的回答。要回答第二问必须明白作者写长城是为了托物言志,是为了写改革开放后的中华民族。这样把握问题陈述的角度,然后联系全文就把倒数第三段的问题具体化了。
  第六,抓特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技巧,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常以宾衬主,以彼物突出此物。
  例如1998年高考第28题: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解答本题,须从宾主人手。太阳花是宾,玉簪花是主。太阳花,人称死不了,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可是连太阳花都种不活的我,种的玉簪花却“形成一片绿油油的”,“熹微的晨光或暮色朦胧中”,却“一柄柄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帆”,扬帆起航。因此答案可为“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