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2期


点灯的人

作者:方 苹




  五年前,我走出大学校门成了县三中的一名教师。
  虽然,我每天站在讲台上,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调离学校。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
  那是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因面临同行间的竞争,抓得很严。身为班主任的我,每天,不但白天要上四五节课,晚上还得加班。从学校到我的住处中间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小巷一到晚上九点便很少有人走动,加上小巷两边大多是人家高高的侧墙,因此更显得阴森恐怖。每次走到那里,我都不由心跳加速,猛蹬脚下的车轮,生怕半道上杀出个“程咬金”。
  那天,我又拐进小巷,刚想一路猛冲时,突然发现小巷的中间亮起了一盏明亮的灯。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起先,我以为只是偶然碰上那家主人有事外出,所以他的家人故意让路灯亮着。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那里原来根本没有路灯。所谓路灯,只不过是那家窗户上挂着的一个灯泡。而且从那以后,每次下晚班回来拐进这条小巷,我都能看见那盏温暖的灯光。
  点灯的人,你从哪里来?
  在何处栖身?
  有没有妻儿、母亲等着你回家?
  每次读着普鲁斯特的这首诗,我就想:在这漆黑的夜里,在这深深的巷中,是谁为夜归的路人点起了这一盏温馨的灯光?
  一个晴朗的假日,我终于敲响了那盏灯旁边的一扇窄窄的小门。开门的是一位年近花甲且又双目失明的老人。在我的惊愕中,老人问我找谁。当我结结巴巴地把一个下晚班的女教师与那盏灯的故事告诉他时,老人舒展开满脸的皱纹笑了。
  “其实,你不该感谢我,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他们?”“是他们。”老人说着朝我抬了抬脸,两只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朝上翻动着,好像证实他说的是心里话。
  “我一生下来就是瞎子。半岁时,父亲狠心弃我和母亲而去,在贫苦的孤独中,我们母子一直相依为命。两个月前,母亲也永远离开了我:虽然知道那是人必然的归宿,但我还是感到万念俱灰,我搬回这幢老屋,想在这里静静地离开这个给予我太多苦难的世界。那晚,也就是我准备离去的晚上,不知为什么,我第一次拉亮了房里的那盏灯,突然,我听到窗外有人对我说:‘真谢谢你!否则,我一定踩进旁边的水沟里了。’是一位老太太的声音。不一会,又有两个女学生骑车从我窗前急急而过。她们送给我一串清脆的铃声,其中一个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灯光……,就这样,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不时地听到窗外人们对我,对那盏灯的赞美。自痛失慈母后,我以为自己已流不出一滴眼泪,但那一刻,我却忍不住热泪盈眶。于是我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因为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已不再孤独,而且似乎还有人需要我。
  从此以后,我就把房里的那盏灯挂到了窗户上并每晚从八点到十点半都让它亮着。而我也就每天聆听着行人对我的赞美和感激,一天天心情欢快舒展起来。我再不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因为每晚我要去点亮那盏灯。”老人轻轻咂了一下瘪下去的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所以你不要感谢我,而应该去感谢窗外那些点亮我心中那盏灯的人。正是他们的赞美和爱才使我觉得生的意义,也才有你旅途上那盏小小的灯啊!”
  一路上,我久久回味着老人那深谙哲理的话。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为别人,其实也是为自己点亮了那盏幸福的灯!
  那么,我也该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名点灯的人,点亮那些莘莘学子们心中希望的灯。
  (选自《现代青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