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2期


(一)秋日絮语

作者:莫 克




  人的生命过程与自然界的四季交替有许多相似之处,倘若这种比喻能够成立的话,我便对秋天多了一层偏爱。
  旧时的文人一谈到秋天,笔下呈现的大多是(甲),是(乙),是(丙),是(丁),仿佛这世界全没了生气,诗中常用“_____,________”来描写。平时常用来写景的风花雪夜一类的东西,一到秋天就无影无踪了。鸦成了“昏鸦”,林成了“疏林”,连秋虫的呜叫也称之为“凄鸣”,笔下的一切都失去了灵性和活力。
  但是,我爱秋天。我以为,秋日的温馨胜过春天的(A百花吐艳 B生机勃勃 C杨柳依依 D和风煦日),胜过夏天的奔放热烈,更胜过冬天的枯槁凋零。
  ①秋人是慷慨的,它将孕育了一生的果实无私地奉献给需要它的人们。②每当秋风袭来,暑气顿消,葱茏的大地由青转黄,愈发显示出一派丰满、成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醉人的香气。③秋天是清高的,它不屑于春天的不安分的悸动,也厌倦了夏天扰人的喧嚣。④它无意于世间纷繁的景致,总是怀着一种深沉,一种悠远,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了。
  我爱( )的那种雄浑大度的胸怀,爱( )的那种古色苍茫的朦胧,爱( )的那种沁人心脾的清纯。春天虽不失娇媚,却给人一种轻佻无知的感觉;夏天虽不乏热烈,却令人若即若离;____冬天冷静得出奇,____让人感到高深莫测。只有秋天,才能让人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它代表着___、___和___。____懂得了生命的意义,____有无私的奉献。___当最后一片叶子落到地上,化为尘泥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听到秋天开怀的笑声_____
  (选自1997年11月《北京晚报》,本文略有改动)
  1.在第二自然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凄凉肃杀 荒原 衰草
  B、凄清 悲凉 草原 白草
  C、凄婉 荒芜 原野 百草
  D、凄惨 荒凉 旷野野草
  2.第二自然段中,“诗中常用”来写秋的两句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白物方萧瑟,坐叹从此生
  C、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D、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3.第三自然段中,“秋日的温馨胜过春天的(  )”,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4.第四自然段原有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合理重排顺序(  )
  5.“透过那硕果累累的压弯的枝头,仿佛可以窥到秋天的深情厚意和宽广的胸襟”这一句是从第四自然段中抽出的,如果回归原位,应在第(  )句之后?
  6.下面词语填入第五自然段中括号内,合理的顺序是(  )
  A、秋风 B、秋日 C、秋天 D、秋色
  7.填人第五自然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丰满 深刻 果实 B、果实 丰满 深刻
  C、智慧 力量 成熟 D、成熟 智慧 力量
  8.在第五自然段画曲线处依次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因为 所以 但是 却 因而
  B、尽管 却
  只有 才 即使
  C、不但 而且 只有 才 那么
  D、虽然 但是 除非 才 然而
  9.从写作特点看,本文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0.全文最后一句“你依然可以听到秋天开怀的笑声”,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全文最能揭示作者喜爱秋天的深刻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关于人文
  
  人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的获得就其实质而言,是他人不可替代而须自己作为主体去独自完成的,外在的人和事仅仅可以起影响、引导的作用。精神财富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逻辑地导出了人文教育的不可停歇性。停歇即停止人文教育、无视人文积累,就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放弃、堕落。
  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进步史,表现出逻辑的、历史递进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停止未见得就是倒退。我们确信现代科学一定比古代科学更加进步,但未必有自信说现代的人文精神必定比过去更为进步。在人文领域,经验的力量远比逻辑的力量强大。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得到了恢复,而人文的进步则由于“文革”的影响,以及新的现实因素的影响而举步维艰。在人文领域,经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人文养育不仅在于不停地进行理论教育,更在于不停地进行经验解释和给予良好的经验唤醒。科学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头脑”的认识问题,而人文教育的问题则主要是“心灵”的具体问题,体认自然是不可停息的。
  人文进步并不存在必然的历史递进性。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文精神的时代高度更多地不是敢决于而是取决于“当代”的人民。)如果说现代人一定比古代人更有科学头脑,那么现代人则未必比古代人更有人文精神。就个人人生而言,人文精神的进步也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进步。人文精神必须表现在自觉的守护、探索、反思之中。人文教育就是一种自觉的精神守护和精神阐释,放弃守护和阐释,人文精神就要堕落。所以说,人文教育的命运也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命运。我们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只能在“永劳”之中求得“逸”的喜悦。
  1.“人文教育”具有“不可停歇性”,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财富的不可替代性与不可转让性决定了人文教育的不可停歇性。
  B人文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心灵”的体认问题,体认不可停息,这是很自然的事。
  C人文进步表现出逻辑的、历史递进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停歇就意味着倒退。
  D放弃了对人文精神的自觉守护和阐释,人文精神就要堕落。
  2.第二段中,作者引用“文革”一例旨在说明以下说法中的哪一项?(  )
  A说明“文革”对我国人文精神破坏之严重。
  B说明“文革”对人文进步的影响固然很大,但不是唯一的,还有新的现实因素。
  C说明现代的人文精神未必比过去更为进步。
  D说明在人文领域,经验的力量远比理论和逻辑力量大,人文的进步未必与科技保持同步。
  3.对“人文精神的时代高度更多地不是取决于历史而是取决于‘当代’的人民”一句中“人文精神的时代高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一定历史时期人文进步达到的最高水平。
  B指一定历史时期人文进步达到的普遍水平。
  c指整个历史时期人文进步达到的最高水平。
  D指整个历史时期人文进步达到的普遍水平。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如果停止人文养育,无视人文积累,就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和堕落。
  B不能说现代人的人文精神比过去进步了,就某些方面而言,相反退步了。
  C人文教育重在不停地进行经验解释和给予良好经验的唤醒。
  D从人类社会和个人人生看,人文进步不存在必然的历史递进性。
  (河北 佟明科)
  [参考答案]
  
  一、
  1.A
  2.B(其中A是表达思乡之情;C的感情色彩与之不合;D虽有“凉”和“清”等词语,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是悲秋。)
  3.B
  4.②③④①(应当先说“每当秋风袭来……”,后说秋的品格,然后赞秋。)
  5.第一句后
  6.CDA
  7.D(成熟才多智,多智才有力量。)
  8.B
  9.拟人
  10.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才有无私的奉献,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11.“只有秋天,才能让人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二、1.C 2.D 3.A 4.B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