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4期
清高脱俗的人格暗示
作者:薛吉辰
书破绿蕉双凤尾,不随红叶到人间。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别号铁笛道人,元末著名诗人。他的诗在元朝末期很有名,称为“铁崖体”。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深受李贺诗歌的影响。《题芭蕉美人图》是杨维桢为一幅仕女图所作的题画诗,诗人充分运用比喻、象征和描摹等艺术手法,将画面中无法说明的境界充分地揭示出来。
首句诗人对美人的妆饰作了简明扼要的描绘,是从三国曹植《洛神赋》中的“云髻峨哦,修眉联娟”演化而来的。曹植在《洛神赋》中用大量篇幅对洛神的容貌、姿态、装束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美貌多情的女性形象。而在本诗中,多情美貌并非诗人强调的重点。所以,诗人只是从发式和眉样对美人加以简单勾勒,高耸欲堕的长髻和弯曲细长的新眉,就足以表现她的娇美了。
第二句写美人独自站在拂面而来的微风中,若有所思’。“意自闲”写出了美人娴静典雅的姿态和神情,而“独”字更是美人高贵孤独气质的真实体现。这也正是诗人对美人长相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所在。诗人强调的不是美人的外在美,而是要突出美人内在的气质。如果也像《洛神赋》那样作细致的描写,就该喧宾夺主了。
第三句写美女用绿色蕉叶练习草书。《清异录》载,唐代僧人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早年居零陵时,家贫无纸,遂植芭蕉逾万株,取叶代纸而书。由此知芭蕉绿叶是可以写字的。在这里,绿蕉、凤尾表面上是交代美人书写所用的材料,其实暗示了她不同凡俗的秉性和冰清玉洁的情操。这个美女在蕉叶上练习草书,并非是缺少纸张,更不是像蕉书的创造者——怀素那样因为贫穷而以蕉叶代纸,而是从内心就不屑使用世俗人所常用的东西。
末句诗人用蕉叶的特性概括了美人的清高脱俗。“菊不落花,蕉不落叶。”蕉叶虽然会随着节令的变化而由绿转红,但不会像一般的落叶随风坠落,正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花。这样看来,决不沾染一丝尘土的蕉叶就足以与美人超凡脱俗的性格相媲美,结句也正隐寓了本诗的主旨:赞美清高脱俗的人格。
一般说来,题画诗的作用在于阐发和拓宽画面的意境,表达画家无法用画面表现的意蕴,即以诗歌语言弥补画面语言的局限,充分展示绘画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在这首诗中,诗人重在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借助于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想象得到了充分展示,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