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吟诵——读书的好方法
作者:李素卿
中国有个成语叫“声情相生”,意思是说作者内心的情意总是伴随着声音一起涌出,然后才落在纸上,形成文字。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篇章之所以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春秋时期的《周礼·春官》中就有所谓的“兴、道、讽、诵、言、语”六种教学训练法。中国人一直认为“吟”、“诵”能助人“兴”、“发”,而兴发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吟诵训练做起。“吟”是低声读,“诵”是高声读,二者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吟诵训练的目的,是体会语气之缓急、句调之抑扬、字音之轻重等。篇章之间的妙处实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而吟诵又是意会的重要方法。明清以后,特别是“桐城派”的姚鼐等人极力主张“文章妙处,全在字句声色之间”,倡导学古人“要从声响处学”。曾国藩写家信教子弟学作诗,就要子弟必须“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又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追”,作出来的诗才会“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对于作文而言,通过吟诵训练培养出的语感,能自觉地左右字句,让写出来的句子动听而感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自己说:“我的文章没别的好处,就是句子现成,念起来好听,叮叮当当地响。好文章让人愿意念也愿意听。”法国文豪福楼拜那本传于后世的《包法利夫人》据说就是一边弹琴一边吟诵反复修改务求动听才得以享誉百代的。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我们不止在写,我们同时也在听。如果你听不到你所写的是什么,读者也就听不到你所写的是什么,大家听到的只是单调飞快的打字机的声音了。”吟诵训练是要你培养这种语感,通过长期吟诵范文名篇获得了这样的语感之后,写作时合于这种语感的,便是好句子,不合的便不是好句子,边读边写,写毕再读,以读促写,则文章自然会铿锵发金石之声,似有神助。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吟诵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不妨试一下,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肯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