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吟诵——读书的好方法

作者:李素卿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特别重视吟诵训练。吟诵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感应能力,旨在强调对语言的声音之美的领会。追求语言的声音之美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特色,诗文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而吟诗作文又非常讲究声韵格律,就连大观园里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联诗缀句都在韵律上求奇斗险,可以想见古代文人在对待和把握语言的声音之美这一方面是如何在意又是如何娴熟。中学语文课本选取的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私塾中吟诵训练的情况,在私塾时代,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先熟读,再背诵,最后才分析句读大意。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都道出了熟读成诵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许多语言文学领域中的成功人士在介绍成功经验时都曾提及自己幼年的背诵功夫,并嘱咐年轻人多背点东西会受用终生。吟诵训练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中国有个成语叫“声情相生”,意思是说作者内心的情意总是伴随着声音一起涌出,然后才落在纸上,形成文字。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篇章之所以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春秋时期的《周礼·春官》中就有所谓的“兴、道、讽、诵、言、语”六种教学训练法。中国人一直认为“吟”、“诵”能助人“兴”、“发”,而兴发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吟诵训练做起。“吟”是低声读,“诵”是高声读,二者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吟诵训练的目的,是体会语气之缓急、句调之抑扬、字音之轻重等。篇章之间的妙处实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而吟诵又是意会的重要方法。明清以后,特别是“桐城派”的姚鼐等人极力主张“文章妙处,全在字句声色之间”,倡导学古人“要从声响处学”。曾国藩写家信教子弟学作诗,就要子弟必须“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又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追”,作出来的诗才会“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对于作文而言,通过吟诵训练培养出的语感,能自觉地左右字句,让写出来的句子动听而感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自己说:“我的文章没别的好处,就是句子现成,念起来好听,叮叮当当地响。好文章让人愿意念也愿意听。”法国文豪福楼拜那本传于后世的《包法利夫人》据说就是一边弹琴一边吟诵反复修改务求动听才得以享誉百代的。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我们不止在写,我们同时也在听。如果你听不到你所写的是什么,读者也就听不到你所写的是什么,大家听到的只是单调飞快的打字机的声音了。”吟诵训练是要你培养这种语感,通过长期吟诵范文名篇获得了这样的语感之后,写作时合于这种语感的,便是好句子,不合的便不是好句子,边读边写,写毕再读,以读促写,则文章自然会铿锵发金石之声,似有神助。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吟诵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不妨试一下,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肯定会大有裨益。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