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风尘女侠 光彩照人

作者:陆精康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杜十娘——一个沦落风尘却又绚丽夺目的妇女形象。万种柔情化流水,明珠美玉投盲人。一代名姬葬鱼腹,千古风流也不惭。冯梦龙引时人评语赞其为“千古女侠”,的确,作者以生花妙笔对杜十娘这一形象进行了成功的艺术塑造。
  
  第一,用尖锐的冲突凸现人物的主要性格。
  
  杜十娘是作者着力歌颂的人物。这一形象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她有令“斗筲之量饮千觞”、“千家粉面都如鬼”的超乎寻常的美丽,更在于她在对爱情的苦心经营中表现出的智慧、对叛离的拼死抗争中表现出的刚烈。而这,又不是依赖作者的直白,而是从矛盾冲突中凸现出来的。
  按照空间的变换,作者设置了两组矛盾冲突:京师赎身和瓜州沉江。赎身一节,杜十娘的对立面是“贪财无义”的鸨儿。为跳出火炕,杜十娘与鸨儿斗智斗勇。初时,抓往鸨儿责骂之语,诱鸨儿与她就赎身“拍掌为定”。继而,商定三百两银子作赎身价格,逼鸨儿发出毒誓。最后,在鸨儿“似有悔意”之时,杜十娘坚决表示,倘若“失信不许”,“即刻自尽”,压鸨儿不得不由她从良。于是杜十娘“鲤鱼脱却金钩去”,获得了人生自由。她的思想和性格也随着矛盾的发展而渐次展现:她是那样渴求着真挚的爱情,苦心孤诣安排着自己的命运,她的机巧灵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组矛盾冲突发生在杜十娘和李甲之间。李甲遇到卑鄙险恶的盐商孙富,在孙富的挑唆利诱之下,李甲干下泯灭良心的勾当:以千金卖掉了杜十娘。“才离虎穴,又人龙潭”,杜十娘仍然难以逃脱被污辱、被玩弄的命运。最终结局是:
  公子又羞又苦,且恼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 杜十娘清楚地知道,李甲的“羞”和“泣”,不过是为着那箱中百宝,他们之间曾经存在的爱情瓜葛早已灰飞烟灭。因此,她决然纵身江流,以自己的生命向罪恶的封建势力和庸俗的市侩哲学作了愤怒控诉,奏出了一曲捍卫人格尊严的悲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杜十娘果决刚烈的性格于此也得到了充分展现。矛盾冲突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随着矛盾冲突的展开和解决,一个美丽、聪慧、刚烈的女性已经站立于读者面前。
  
  第二,用传神的细节丰满人物的内心世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还依靠精彩传神的细节。当李甲和盘托出将杜十娘卖给孙富的“阴谋”之后,杜十娘的动作表情是:“放开两手,冷笑一声”,这里的描写只有8个字,但是读者透过这8个字,却看到了杜十娘激烈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到她的极度悲痛与愤怒。杜十娘没有大喊大哭大吵大闹,她只是“冷笑一声”,她立刻清醒,自己误择的纨绔公子李甲,与风月场中的往来过客毫无区别,也是始乱终弃的卑鄙小人!正是这一声“冷笑”,读者分明感到杜十娘的“出离愤怒”,看透世情。她一下子看透了李甲,对李甲没有任何乞求、希冀、非难,反倒异乎寻常地“关心”起卖身的“千金”来了。这倒不是说,在花柳社会“厮混”七年的杜十娘对“情变”具有极强的抗击打力,而是对自己痴情所钟的爱人竟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衣冠禽兽极度失望。一声“冷笑”是嘲讽与愤慨的爆发,也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决绝。正是这种发生于一瞬间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使得刚才还是柔情似水的杜十娘,突然变得心硬如铁。
  另一个细节同样为“这一个”杜十娘所特有,同样包蕴丰富的潜台词:
  孙富差家僮到船头候信。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乃催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微窥”,不是正面注视,而是暗中观察。正面注视未必能得其实,暗中观察则可见其真情。这“微窥”二字,就清晰地表达出:十娘此刻心中确乎尚存某种希望。之所以要“微窥”而不正视李甲,是因为她不愿意让旁人看到;但她并没有全然不睬李甲,而是“微窥”他,却又正好说明,她此刻还是很以李甲的神情举止为意的。一个“乃”字告诉我们:正因窥见李甲竟“欣欣似有喜色”,才知其毫无转悔之意,十娘的死志,至此才最后坚定。因此,有理由推断,“微窥”时十娘仍然是死志与生望并存,失落与期待同在。这“微窥”二字,真实地写出了杜十娘复杂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正是:一“笑”一“窥”见风骨,生生死死总关情。
  
  第三,用个性的语言描摹人物的独特气质。
  
  “可笑虔婆意不良”,“故将财礼难辞娘”。鸨儿“烟花逐客”,十娘斗智斗勇。逼令鸨儿就范的一段话耐人寻味。“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先说自己做出的“贡献”,占据有利地步。“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再说对方当恪守信用,处于有理地位。“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金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极矣。”复以性命相逼,逼鸨儿权衡利害得失。这一番话,说得鸨儿“筹画了半晌”“无词以对”,只得无奈地同意了杜十娘的落籍要求。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杜十娘为争取自由以死相搏的精神和机敏镇静的性格。
  再看杜十娘投江前斥责李甲的几句话:
  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犊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慷慨陈词,金声玉振,堂堂正正,大义凛然。“风尘数年,私有所积”,“区区千金,未为难事”,真情实意,万金难求;情之不在,千金焉附?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了她内心的极度愤懑,也表现出风尘女侠的独特气质。除了谴责李甲的卑鄙行径以外,还有开释前文“描金文具箱”韫藏何物这一悬念的作用,因而是完成杜十娘形象塑造的关键笔墨。
  
  第四,用映衬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崇高品格。
  
  作者成功运用了反衬之笔。花花公子李甲,年少风流,但毫无主见。他与杜十娘虽“山盟海誓”其实不过是虚情假意。他出场之时,尚给人以性情温存“忠厚挚诚”的印象,在赎身问题上与杜十娘也有一定程度的配合。但自始至终,在他的背后,处处有一个黑影在,这就是他的父亲李布政使。李甲不敢归家的根子是他,孙富游说的借口是他,杜十娘无法逾越的障碍也是他。因此,杜十娘一方面对李甲痴情一片,另一方面对李甲又有所提防——百宝箱之秘密一直未让李甲知晓——进行着反复的爱情考验。而李甲在这种爱情考验中完全败下阵来:一慑于礼教权威,二惑于千金重利,终于暴露出庐山真面目!杜十娘之慧、之刚、之视金钱如粪土,是由李甲之愚、之懦、之视金钱为真爱而映衬出来的。这是反衬之笔。
  李甲之友柳遇春对杜十娘有一个先疑后敬的过程。他受杜十娘真情感动,立即出手借贷,凑银一百五十两,而且对李甲说:“吾代足下告债,非为足下,实怜杜十娘之情也。”柳遇春的慷慨侠义进一步映衬出杜十娘的一片真情。而孙富的阴险狠毒也对李甲的忘义负情起了映衬作用。这些是正衬之笔。
  这篇小说主要写五个人物,正是在人物的对比衬托中,杜十娘的女侠风貌、善良品性才得到了抢眼的表现。
  第五,用悲壮的场面烘托人物的侠风傲骨。
  
  杜十娘“抱匣沉江”是小说的高潮,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十娘昂立船头,将百宝箱中第一箱珠宝抛向江心,此时,“两船之人,无不惊诧”;又抽一箱,投于江中,“岸上之人,观者如堵”;最后一箱,“莫能定其价之多少”,十娘抱之怀中,“众人齐声喝采,喧声如雷”。这些有声有色的场面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悲剧气氛,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杜十娘这位视金钱如敝屣的风尘女侠形象得到了形象表现。
  小说结局写道:
  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这些情景交融的场面描写,有力烘托出杜十娘的侠风傲骨。以精彩的场面描写作为小说的结局,充分展现出小说的社会意义,也完成了塑造杜十娘形象的最后一笔。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现实主义的作品(如果排除尾声中“魂魄报恩”的蛇足),是根据宋懋澄《负情侬传》传奇创作的。在小说情节、人物心理、语言运用、表现手法、场面描写诸方面均远远超过了底本。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作者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出杜十娘这一“光彩照人”的人物,且使这一形象成为明清小说人物画廊中独特的“这一个”。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