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清新质朴 韵味无穷

作者:魏 超




  著名文学批评家滕云曾经说过:“孙犁是一面不褪色的艺术旗帜。”诚哉斯言!
  在孙犁的作品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荷花淀》。它像是一幅水墨画,清清淡淡,却韵味十足,这正是孙犁所创造的整个艺术世界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在当时,大红大紫的作品、炙手可热的作家有的是,但时光如流水,水到处,泥沙俱下;水落时,屹立如石者寥寥落落,而孙犁就是其间最为醒目的一个。孙犁在1962年曾写过一首题为《自嘲》的诗,诗云:“小技雕虫似笛鸣,惭愧大锣大鼓声,影响沉没噪音里,滴澈人生缝罅中。”自嘲当中似有自得140年后读来,令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孙犁的作品好看,篇篇都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趣味。《报纸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寻其所以好看,可得如下数点:
  一、这部小小的作品中有着复杂的矛盾。矛盾在“我”和父亲之间、“我”和妻子之间。其中我和妻子的矛盾较为突出。“我”全然明白妻子的抵触、揶揄与调侃,明白父亲的悭吝、不舍与犹豫,可仍然执意订那一份报纸,因此订报纸是主线,主线是要教人读书、明理、上进,可偏又在主线旁边附写矛盾,于是形成表现手法上的反衬。这样的反衬,不仅突出了主线,还令文章频起波澜。趣味由此而点点相生,读者由此也步步入胜。这份趣味是结构上的趣味。
  二、“我”自己心中的矛盾。“我”知道我不该张这嘴,要这钱;知道自己的稿子有太多的可能被枪毙;知道订这报,吃这精神食粮大奢侈,因此所有的情节中都还贯穿着一份清晰的自嘲。自嘲需要勇气,可更需要清明的、洞悉一切的智慧之心。作者把那智慧隐藏在惭愧后面,再让妻子的言语句句都化做温柔的刀枪,在“我”的惭愧之心上戳来砍去,真让人无奈而又心痛。这之间生出的趣味是让这篇作品在今天仍能动人的根由。这份趣味是主题上的趣味。
  三、作品笔触细腻,可这细腻又在语言上表现为不动声色的白描笔法。当细腻表现得精简朴实的时候,所有的情节、所有的句于都必定妙趣横生,而且回味悠长。比如本文中妻问稿子登了没有那一段,细细品味两人的分歧、两人不同的心境,的确极富深意,然而表面却仿佛死水无澜,真应了“水深波平”那句成语。孙犁尤其擅写对话,他的对话还都特别短,看似简单平淡的对白,总是暗藏锐敏机锋,蕴涵深厚意趣,耐人寻味。另外,文章字里行间有韵、有节奏,抑扬顿挫,精致如诗,读得遍数越多,便越能体会其中的深厚韵味。这份趣味是语言上的趣味。
  四、孙犁笔下总是日常小事。即便如《荷花淀》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这种重大题材,但他仍是从夫妻情份的角度入手。这篇《报纸的故事》看似旧日琐事,但年轻人读了肯定能感受到“我”这个人物的典范意义,肯定会接受积极的影响,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上看,不能说不高大,可作者选取的还是那种让每一个人都乐于接受的低角度。这角度在当年似乎是孙犁的专利,俯仰之间是一种有趣的转换。这份趣味是风格的趣味。而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孙犁文章的风格一向于平实中见高远,简朴中寓淳厚,端的是大家风范。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