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6期


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作者:苏艳霞 刘海清




  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时期,当时曾感召了千千万万的读者,特别是对那些失去生活信心的人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读着这首诗,仍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本文试从美的角度,与广大读者一同赏读。
  强烈的抒情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首诗中,诗人要抒发的感情是极为真挚、凝重和深沉的。有对现实贫困生活的悲慨,有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惆怅,有对未来的乐观坚定,有对自我价值正确评价的焦急期待,有对年轻生命的热诚礼赞等等。这些感情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全诗沉郁厚重、浓烈浑远的情感内涵。并且,这些感情全五个人生活小圈子里的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而是表现了对光明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凸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内省意识和复杂的生命体验。真正的诗人必须是人民大众的代言人,真理的呼唤者,正义的守护神。这首诗正是以其强烈真挚、深沉丰沛、悲壮崇高的感情美而深浓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深刻的哲理美。别林斯基说:“要想成为诗……只有感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正是思想构成了一切诗的起初内容。”是的,诗的思想美,是诗的灵魂。这首抒情气息十分浓烈的诗,却也闪烁着耀眼的理性之光。诗人处处强调“相信未来”这个严肃而庄严的命题,为什么?因为:“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四句诗,至少揭示出三种含义:人民群众的眼睛是亮的;真理在人民群众手中;时间和历史是公正的;它能拨开云雾,荡涤风尘,还事物以本来的面目。正是这深刻、精辟的哲理性诗句,使全诗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撼动人心的力量,照亮了人们心智的光芒。短短的四句诗,可以说是诗歌形象皇冠上的明珠,是诗歌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
  独特的意象美。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意的载体。选取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诗歌思想感情的内涵,是诗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首诗所选取的意象尤为独特:如用“蜘蛛网”表现自己枯燥的生活,用“灰烬的余烟”表现贫困和悲哀,用“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表现生活中的无常的失望,用“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表现美好事物的丧失,用“无边的排浪”表现前途的艰难和曲折,用“太阳的大海”表现光明美好的未来,等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具匠心。其中,既有自然意象,又有深层意象,既极具直观性、表现性和暗示性,又极富质感和内蕴张力,极大地拓展了心灵创造的自由空间和审美想像空间,充分表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生活和作者凄凉而孤寂、顽强而坚忍的心路历程。并且,诗人撷取的这些意象极富创新性,摒弃了司空见惯的物象,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独特的审美感觉。
  和谐的音乐美。音乐是诗的翅膀。音乐性是诗歌的最高理想。这首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整齐匀称;句式长短兼用,整饬中寓变化,灵动中见统一。前三节用“an”韵,后四节用“ing”、“ong”韵。读来节奏鲜明,和谐流畅,一唱三叹,委婉绵长,使读者快速进入诗的意境,情绪完全与诗人的心灵脉动合拍,从而大大增加诗意氛围和抒情效果。
  总而言之,好的诗必须是情和理的统一,形和神的统一。这首《相信未来》,寓理于形,寓情于理,感情内蕴深挚饱满,技法独特超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不愧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一曲慷慨豪壮的未来之歌。
  (注:《相信未来》一诗见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