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6期


吴刚伐桂与西西弗斯推石

作者:黎修彦




  吴刚伐桂的故事,是儿时依在父亲的怀里面对圆月听父亲讲的。
  吴刚怎么砍不断这桂?这桂是神树吗?
  我不是没有问过父亲,好几次了,父亲总是说自己也不知道。问老师,老师便叫我好好想一想,谁知,这一想就是30多年,等到我的孩子问我时,我依然没有想出来。
  对西西弗斯,我是在上水货大学时听正宗教授讲的——出自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说是西西弗斯奉神令要把一块大石头推到山顶,西西弗斯不敢怠慢,用了很大的气力,才将石头推上去;但是很快石头又滚了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往山顶上推,又掉下来,西西弗斯又推。我没有机会看加缪的原小说,老实说,当时,我进修的学院图书馆里没有,我的味口一直吊到我进机关无须跟莘莘学子讲海明威和萨特之后,我遇见了那本小说,那个1957年就把诺贝尔文学奖收于荷包里的大作家的作品。但我没有看它,因为我对西西弗斯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儿时猎奇的范畴。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吴刚伐桂与西西弗斯的神话联想在一起的。
  医院里躺着一个患绝症的小女孩,据说是白血病,她的父亲是我的朋友。女儿靠周期性的换血维持生命。朋友接受了社会的捐助,用尽了家产,维持女儿的生命——明知这样做没有结果,仍还要坚持下去,我为朋友的爱心而感到敬佩,无论怎么说,留住一个幼小的生命都是一件美丽而悲壮的动作。
  毕竟是血浓于水,毕竟是人道主义的最后挣扎。
  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我忽然想到这些不愿放弃的当事人就是当代的吴刚和中国的西西弗斯了。
  命运把他们推到绝境——你怎么办?在这里,撇开亲情之后,还有一个对生灵的责任和作为家长(亲人)的义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无形的条例,那是道德对人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实际上,当事人肩负着沉重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负担——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吴刚的苦恼,他们怎么体会不到西西弗斯的无奈。
  在中外神话中的吴刚和西西弗斯之外,我找到了一个人物,他叫愚公,让子孙无尽无穷去与家门前的两座大山相拼。许多年前,伟人提倡愚公精神,但而今我看到的是另一种解释,与其把子孙作为代价,不若迁家简捷。反弹琵琶或换位思维把人们带人了一个新的天地,这是进入科学时代之后人们的顿悟吗?
  我能说什么呢?
  我景慕吴刚和西西弗斯,那是因为他们具有同一切困难作坚决彻底斗争的品质和气慨,认定天降大任,认定不懈地努力便是一种快乐的价值取向,用一句时髦的话是“世事我已抗争,成败不必在我”。——追求是一种过程,也是人间最大的快乐。而愚公没有搬家,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帝——所谓人定胜天,而我的朋友仍在继续努力。
  不为结果,不懈地努力,是一种永远的风景。
  但明智地取舍,也是聪明人不败的秉性。
  两者我都喜欢!
  (选自《散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