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7期


以色列人的民族感情

作者:周 彪




  对犹太民族,我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个民族产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个民族在一个狭长的濒海沙漠地带建成了一个富裕国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色列人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入学率百分之百,高中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大学百分之三十六以上;最让人钦佩的是以色列人的民族情感教育——人。人对本民族的受虐史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不管是两千多年前的苦难的流亡史,还是半个世纪前的那段几遭灭绝的悲惨史,犹太民族始终未能释怀。
  访以青年作家张锐锋在他的《札记簿》中这样写道:“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比世界上大多数人民要幸福得多,他们的囊中装着许多金钱,他们有太阳下漂亮的花园,有无忧无虑的孩子和满意的妻子,他们却不忘带着妻儿,开着汽车来到耶路撒冷;(在哭墙下)他们竟然潸然泪下,吟诵着公元前六世纪他们的祖先沦为巴比伦奴隶的歌……”两千多年前的屈辱史,依然强烈地镌刻在这个民族的心灵深处,一代一代,永志不忘,这样的民族实在了不起,不能不让人产生深深的敬意!
  不久前,央视午间新闻报道说,德国一交响乐团赴以色列某城市访问演出,当乐团宣布最后的演奏节目是德国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作品时。大厅内立即有人高呼“法西斯分子滚回去”!并有一百多名观众愤然退场以示抗议。本来瓦格纳和法西斯分子绝非同一概念,只因瓦格纳的音乐作品深得纳粹头子希特勒的喜爱和推崇,在纳粹当政期间成为德国社会的主流精神大餐,无意中成了纳粹的精神帮凶;而对犹太人来说等同死亡之音。于是艺术作品悲剧性地染上了政治色彩。在别人也许是一种美的享受,在犹太人却如同在伤口上撒盐,疼痛的神经又被激醒。是啊,一个有尊严的民族它的痛点应该始终保持敏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执著使曾经饱受蹂躏的犹太民族在纳粹法西斯灰飞烟灭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不辍地在世界各地追捕纳粹余孽。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过去可以看到现在还可以透视未来。
  把以色列民族的镜子拿来照一照我们这个民族,我无法骄傲和自豪,有的只是羞愧和汗颜。据报道:在大连一个叫孙德的辽宁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花去二万多元的积蓄,耗费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对日本1908年8月屠杀中国无辜百姓的罪行调查取证,到该市金州区公安局查询有关资料时却遭到无礼的拒绝;寻访被害人的后代时,那些不肖子孙居然说:“快过去一百年了,搞清楚了又有什么用?”
  历史不应该忘记。漠视和忘记历史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背叛。疮疤未好已忘痛,那是阿Q的后代!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历史不应该只是一条筋,而应该是一条搏动的汩汩流淌的血脉,给一个民族灌注生命活力和浩然之气,内化为自尊自强、不忘屈辱的基因。
  (选自《湘声报》2002.1.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