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2期


模拟试题(一)

作者:戴凤春




  14.“这种结构决定了该蛋白质具有很大的强度和很好的弹性”的根据是 什么?
  A.贝类能牢牢附着在岩石或船底
  B.它的部分结构由胶原质和弹性蛋白质组成
  C.人体皮肤中胶原质和弹性蛋白质存在于不同的蛋白质中
  D.这种贝类蛋白性能可能优于皮肤
  15.不适于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美国发现了贝类中的高强度蛋白
  B.美国发现了新结构的蛋白质
  C.美国发现了性能优于皮肤的蛋白质
  D.美国发现了一种高性能生物材料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6分)
  
  宿江边阁
  杜 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江边阁,即西阁,位于菱州长江边上。
  (1)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首联写诗人在暮色中沿着山径上山,“水门”指三峡的瞿塘关。
  B.颔联写山间云气缭绕,江中月影闪动。
  C.颈联写鹳鹤追飞远去,豺狼捕捉食物大声吠叫。
  D.尾联写为战乱而失眠,“乾坤”指国家,“正”是整顿的意思。
  (2)请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至少讲三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为现代汉语。(5分)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
  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敌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横线上填写文句(4分)
  (1)外无期功强劲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其文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登高》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泰山日出的文化底蕴
  刘 凌
  
  天下名山都有壮丽的日出景观,而唯(泰山日出最负盛名,个中原因,颇耐寻味。)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由于泰山日出特别壮美;之所以如此,有取决于其特殊的天文、地理和气候条件。(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更根本的文化原因呢?)
  一般认为,在古代游牧时期,就已经产生天体崇拜。由于太阳对作物生长和气象变化影响重大,因而太阳崇拜到农耕时期便获得普遍发展。大汶口文化曾出土以山承日的陶器符号,从而表明了大阳崇拜和高山崇拜的融合。《春秋事类谋》有“泰山失金鸡”的传说,郑玄注称其为“岳之精”。金鸡又称金乌、金鸦,均为太阳象征。(那么,太阳崇拜为何又特与泰山崇拜相结合呢?)
  首先在于泰山特殊的地理方位,即处于中国的东方。所谓“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终始之地,阴阳交泰之所”(《文献通考》);“东方重天地之气,以方位别五岳,是为天之东柱”(《岳史·形胜考》诗注)。而东方又恰是太阳升起的方位,主阳。故《说文》释“东”为“从日在木中”,《晋书·五行志》称“说日木,东方也”。东,就是太阳在树木间冉冉升起。泰山为东岳,自然与太阳关系更为密切,故有“泰山金鸡”之说。作为泰山主神之一的泰山大帝,就源于始祖神化了的太阳神“金虹氏”、“大昊氏”。另一位主神碧霞元君(俗称老奶奶),与“玄女”有渊源关系,也与太阳崇拜有瓜葛。正因泰山崇拜将东方崇拜与太阳崇拜相结合,所以泰山大帝又称“青帝”。东方于色主青,青为生命色,泰山神又是东方神,生命神。而体现这两种崇拜最充分、最生动的景观,自然是泰山日出。
  其次在于泰山临近东海,以及由此带来的大海崇拜。虽然泰山距海岸线尚有不小距离,在泰山上也根本看不到大海,但较之其它名山,它毕竟距海最近。因此,古人每联称“海岱”。苏辙有“聊欲观海岱”的诗句,叶份有“海岱争崇深”的跋文。在人们的经验中,太阳又是从大海中升起,所以有“金乌海底初飞来”(韩愈),“只等金鸦浴海时”(杨万里)之类的诗句。正因泰山临近东海,加之泰山云海颇似东海波涛,因之人们即使明知泰山难见大海,还是乐于沉醉于“观海”幻象。故饵山中有“登岱观海”题刻,有“青帝宅宫,表海于东”的碑赞。人们宁愿将云海想象为海水,将泰山日出想象为东海日升。请听诗人的纵情讴歌:“夜呼日出观海东,再为斯世开鸿蒙”(段辅),“日出东海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于慎行)。站在泰山顶上,看东海日出,该是何等壮观啊!
  正因为作为中华文化之一的东夷文化是一种海岱文化,作为一种农业文明,太阳崇拜与东方崇拜已积淀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因而人们对凝聚上述深层心理的泰山日出景观便情有独钟。
  (转引自《新华文摘》1997·12)
  19.“泰山日出最负盛名,个中原因,颇耐寻味”。作者认为“个中原因”具体指什么?(答案不超39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次,更根本的文化基因呢?”“那么,太阳崇拜又为何特与泰山崇拜相结合呢?”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文章第三段“泰山失金鸡”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
  (2)文章第五段古人题跋、诗句、碑文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