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古典诗歌的简约含蓄
作者:谭汝为
古典诗歌要求在限定的字数里,尽可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文字要求最大限度地向内浓缩,而涵蕴却应最大限度地向外延展。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写诗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心情自然是异常激动而浮想联翩的。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发稀疏。两相对照,突出背井离乡之久。后两句写“儿童笑问”,语言平淡简约,但诗人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之中:漂泊半生的悲凉、颓发苍颜的感喟、人事无常的慨叹、落叶归根的慰藉……,都隐含于这弦外之音。这就是此诗百读不厌,耐人寻味的原因。
有些篇幅短小的古诗,往往在寥寥数语中,包孕着无穷的意蕴,含而不露,余味绵长。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在行宫里,寂寞的红花映衬着白头宫女。她们在春日无聊时,闲谈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先皇旧事。这一幅黯淡凄凉的图画,意在言外,暗示出深长的沧桑盛衰之感。有人说,这寥寥二十字的五绝,抵得上元稹的七言歌行、长歌名作《连昌宫词》。
古代送别诗多不可数,笔者最喜欢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写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这艘船扬帆远去,一直望到帆影模糊,消逝在碧空的尽头。这时,诗人才把目光从远眺凝眸中收拢回来,看到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去。这浩荡东去的江水与诗人那起伏跃动的心潮融合在一起。这首送别诗的结尾,把缱绻的情意熔铸在对眼前景物的点染之中。透过字面,开掘一步,我们就会领悟到,诗人不直言离思萦怀,但深长的别意却是悠然不尽的。
由于诗歌追求简约含蓄之美,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淡漠勾勒之笔和婉曲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来表达题旨。因而诗歌的意象常常带有艨胧性和多义性,这就给我们领悟和把握其深邃的意境带来一定的困难。诗歌文字之外留有许多空白之处,犹如峰峦之间的壑谷,远望群山的游客往往是看不到的。所谓诗歌鉴赏,就是要披文入情,含英咀华,反复吟味,用艺术再创造去填补空白,真切而深刻地领略诗作的意境之美。
在阅读欣赏古典诗歌时,应静心凝想,切记浮躁;在吟诵时,脑畔的屏幕上要浮现出诗作所呈现的场景;要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分析比较;应尽力透过字面表象向内在的意境去开掘。譬如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它不假雕饰,十个字之中写出了六种景物。这里有声响,也有色彩;有远景,也有近景;没有一个动词,而人物的动作自在其中;没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感溢于言外。这一联诗,既描摹了景物;又点出了节令、时间、地点、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凄清萧索的清晨景物,简约而含蓄地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行路的艰辛。
诗以简约含蓄为贵,这是古典诗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诗歌鉴赏和审美体验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要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着点红,作者单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
这段中肯的分析很富有哲理意味,诗作里的一点“红”,透露了春天的气息,读者在鉴赏中,举一反三,自然会在脑畔中浮现出万紫千红的春色。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要突出“品味”二字。实际上,品味就是审美,就是对作品的内容意境加以揣摩想象、体验回味、咀嚼玩赏、凝思默悟。即从不同作品的美感作用中,品味其意境之美,辨析其成就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