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归纳概括类试题的答题策略

作者:李富林




  在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主观试题的分量逐年加大。而在主观试题中,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类试题又成为解题的难点之一。通过对高考试题中同类试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根据试题本身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归纳概括类试题可分为两大类型:常规性试题和超常规性试题。认真研究这两类试题的答题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常规性试题
  
  常规性试题,是指试题的作法和答案符合一般文章结构面貌的试题。此种文章的语言具有线性排列的特点,话是一句句说的,连续的话语构成篇章。在一般情况下,作者表达的中心意思同文章的线性结构是一致的。根据文章本身的结构层次,我们会比较容易地概括出内容要点来。这类试题,就是常规性试题。
  例如2000年高考中散文阅读的第1题。该题说:“这篇散文中,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这道题的答案,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文章的正文有三个排比的层次,每层结束都有一个归结性句子——“你是——卷凄婉的历史”、“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这些归结性句子都是各层的中心句,是表明作者的观点的。所以作者对长城的评价显然是: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
  再如2002年的高考阅读题。第H卷的阅读材料是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共设计了4道题,除第4道题是鉴赏题以外,前3道题都是阅读理解题。这3道题,借助层次分析的方法皆可以顺利解答。以下是林非散文的全文:
  (I)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里,①有时发出细微的声音,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②有时又像飓风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③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④
  (II)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种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进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手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①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②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③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III)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谢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憾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①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典,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②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④
  (IV)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伞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的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V)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题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题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题3: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以上3道题的答案都在文章中。第1题的答案在第11段划线的3个句子中。划线的3个句子是作者针对上文的传说所发的议论。①②是复述事实,⑧是作出的评价。评论是题眼,复述是答案。对①②进行整理就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第2题的答案在第I段中。第I段共两个句子。①②⑧是一个解证复句,其中①是句眼,点出“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 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里”,对应题眼“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②⑧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里”——从②中的“欣慰”、“咀嚼”、“回味”等字眼可以看出,它是指人们对这个美好传说的赞美、记念、传诵;从⑧中的“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来看,是指人们对知音的寻觅。④是对上句所述事实的评论,这一评论,揭示了中心:“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这里的“神往”,对应了上句中的“欣慰”、“咀嚼”、“回味”等;“渴求”对应了上句的“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标准答案是这样的两点:第1点是——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第2点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这两点的精髓之处,从以上我们的分析中就可以把握得住。
  第3题的答案在III、IV两段的划线部分中。第Ⅳ段开头的“更何况”一词表明与上段是递进的联合关系,属于一个大的层次中的第二部分。第III段的划线部分共4个句子,①句主要点出“想唐突地劝慰他”及一个次要原因——悼念知音;②③④句说明劝慰他的主要原因——知音越多越好,伯牙不应该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觅更多更好的知音。第Ⅳ段的划线部分是作者对伯牙艰辛学琴经历叙述基础上所作的评论,作者指出,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该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这是作者劝慰伯牙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