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读书的孤独

作者:陈荣力




  性喜好静,不爱打牌搓麻,也去不起歌厅茶楼,于是业余时间除了看电视,便是读书。三五年下来,杂七杂八的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越读越有一种无端的情绪暗滋潜长。有时若有若无,如薄纱如淡岚,有时酽酽笼罩,如厚幔如浓雾,让人好不缱绻的。忽一日,读了某一名家有关读书的文章,恍然有所醒悟,原来那一种无端,便是孤独,读书的孤独。
  读书与孤独,初一看是天生的连袂,读书是个人行为,又是恍无声息的脑力劳动,孤独便有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般的自然。然而,世上的事物原本便没有如此的表面和绝对,读书也不例外。读书孤独与否,实在与所读之书的内容大相关联的。倘若你读的是幽默笑话时尚杂志,或是刀光剑影悱恻缠绵的武侠言情,抑或是情节跌宕故事曲折的小说传奇之类,即使你读的时候,万籁俱寂唯吾独醒,“三更灯火五更鸡”,也并不孤独,也只是政书外在状态的孤独,读书环境的孤独,而外在状态和环境的孤独,原是算不上真正孤独的。
  那么,读书真正的孤独又是什么呢?真正的孤独是读书时、读书后浓浓浸淫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内心的孤独、认知的孤独、思想的孤独。譬如读陈寅恪、读黄仁宇、读道格拉斯、读福克纳、读《读书》,读那些探寻文化、探索思想、探讨社会、探究历史的文化、思想、社会、历史类的书籍和杂志等等。
  读书多了,孤独也渐渐厚了,我便常常为读书的孤独问题(当然我指的是那种真正的孤独)耿耿于怀。
  首先,孤独是怎样产生的。当所读之书,在你面前展开了…‘方未知的天空或展露出一截半掀面纱的历史,当所读之书展示了一块知识的田野或展拓了一个新颖异类的视角,当所读之书展昭了一脉深刻尖锐的思想或展现了一中独特鲜活的观念,而此时,你的经验、你的知识、你的积累、你的思想,不能清晰、完整、准确地认知它、接纳它、把握它以至消解、构建它,有时哪怕绞尽了脑汁,也仅仅只能是冰山一角,孤独便产生了。
  其次,孤独给了我们什么。未知的天空充满了诱惑,半掀面纱的历史涌动着新奇,知识的田野散发着美妙的清香,新颖异类的视角让人敬佩得妒忌,深刻尖锐的思想和独特鲜活的观念能让人仿佛脱胎换骨重生了一次,而由此产生的孤独,则无可阻挡地闪射出魅力的光彩。这种魅力是穿透云层的阳光,是雨后洗练的彩虹,是心灵天幕的星座,是思绪海洋的航标。这种魅力已远远不是读书的魅力,而是知识的魅力、智慧的魅力、思想的魅力、人格的魅力。
  第三,孤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有沉浸在读书这样的孤独里,你才会幡然醒悟,其实这种孤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独,孤独只是一枚符号,只是一种脸谱,只是牵强而辞不达意的一个名字。这种孤独早已成为一种丰满,一种热烈,一种迫不及待的躁动,一种如饥似渴的欲望,一种充实而深切的呼唤,来自心灵和生命的呼唤。这种孤独其实早已成了孤独的反动和背叛。
  置身于喧嚣和利益的社会,我们一方面日渐浮躁,另一方面又常常陷于莫名的孤独。生存状态中的孤独是软弱空虚和无奈的,而惟有读书中的孤独才是充实自由和有力的,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能享受这种孤独,珍惜这种孤独,或许也是读书的境界之一、人生的境界之一。
  (选自《光明日报》2002.8)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