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7期


汲黯传

作者:王 浩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如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释]
  
  (1)以父任:因为父亲保举。汉代有任子制度。任,保举。(2)太子洗马:太子宫中的属官,太子出行,乘马前驱。太子,指汉武帝刘彻。(3)东越:指当时的闽越(今福建)和瓯越(今浙江)。(4)河内:指黄河北岸地区。(5)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西北部。(6)便宜:指不待上奏,见机行事。(7)持节:拿着符节。(8)振:救济。(9)伏:承认。(10)矫制:义同矫诏,指假传皇帝的命令。(11)贤:用作意动,认为他贤(有才能)。(12)耻:用作意动,认为耻辱。病:托病。(13)以数切谏:因为常常直言正谏。数,屡次。(14)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15)大指:大的宗旨。(16)闺阁:指内室。
  
  [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春秋时卫地,今河南濮阳市南)人。他的祖先在古代被卫国国君宠信,到汲黯时是第七代,都是卿大夫。汲黯因为父亲保举,在孝景帝时官任太子洗马,因为其庄严,而使人害怕。孝景帝去世后,太子即位,汲黯为谒者(即郎中令属官,掌管接待宾客,通报请谒等事)。闽越攻打瓯越,皇上派黯前去视察,他没有到达,中途到达吴地返回,说:“越人互相攻打,本来他们的习俗是这样的,不足以以此来让天子之命受辱。”黄河北岸地区失火,火势蔓延了几千户人家,皇上派他去视察,回来报告说:“个人的家里失火,房屋比连烧着了,不足以担忧。我过河南时,河南贫困的百姓为水灾旱灾所伤害,有的父子相残,我乘公务之便(自作主张),拿着符节传达皇帝的命令,发放河南的仓粟来救济贫民。我恳请归还符节,来承认假传皇帝的命令的罪责。”皇上认为他有才能就把他放了,贬他为荥阳令。汲黯以此为羞耻,托病回到家乡。皇上听说后,就召他做中大夫。因为他常常直言正谏,不能留在朝廷做官,后被贬为东海太守。他学习道家学说,治理百姓,喜欢清净,挑选一些属下,把事情交给他们处理。他治理官府之事,只是责求大的宗旨,不苛求小事。他多病,常常呆在内室不出来。几年下来,东海地区却治理得非常好。人们都称赞他。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