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诸葛亮散文三则

作者:诸葛亮




  与群下教(1)
  
  夫参署(2)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3),难相违覆(4),旷阙损矣(5)。违覆而得中(6),犹弃敝蹻(7)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唯徐元直(8)处兹不惑,又董幼宰(9)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10),来相启告。苟能慕(11)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则亮“可少过矣。
  
  诫子书(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14),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5)“则不能励精,险躁(16)则不能治性。年(17)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18),多不接世(19),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生(20)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21),绝情欲(22),弃疑滞(23),使庶几之志(24),揭然(25)有所发,恻然有所感;忍屈伸(26),去细碎,广咨问(27), 除嫌吝(28),虽有淹留(29),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30)。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31)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32),不免于下流(33)矣。
  
  [注释]
  
  (1)教:古代的一种公文,内容是上级对下级的训示。(2)参署:参与政府机关的事务。(3)远小嫌:避免小小的嫌疑。远:离得远远的。(4)难相违覆:不愿意提出不同的意见。难:以……为难。(5)旷阙损矣:事情被耽误,出毛病,工作受到损失。(6)得中:得到正确的结论。中:不偏不倚。(7)敝蹒(juē):破草鞋。(8)徐元直:徐庶,字元直。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后又与诸葛亮短期共事。(9)董右宰:董和,字幼宰。曾任益州太守,刘备入蜀后,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刘备)大司马府事,长期合作,非常协调。(10)十反:多次反复,十,极言其多。(11)慕:仰慕,这里有学习的意思。(12)亮:诸葛亮自称。古人自称时习惯提出自己的名字,这样说话也有表示谦虚的意思。(13)诫子书:告诫儿子的文件。诸葛亮之子诸葛瞻(227-263)小时候很聪明,在父亲的严格教育和引导下,后来也成为一代名臣。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致其兄诸葛谨的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能做大事的人才)耳。”(14)静:指精神状态平衡,不多言。下文的“宁静”也是这个意思。修身:加强自身修养。静以修身即以静修身。(15)淫慢:过分追求享受,放松对自己的要求o(16)险躁:急促浮躁,与“宁静”相反。(17)年:年华。(18)枯落:指无所作为,没有成就。(19)接世:接触社会。(20)外生:即外甥,姊妹家的儿子。(21)慕先贤:仰慕古代的贤人。(22)绝情欲:排除不正当的欲望。也就是“俭以养德”的意思。(23)弃疑滞:抛弃动摇不定的想法。其意近于“宁静以致远”。(24)庶几之志:指美好的志向。庶几:好学而可以成才的人。王充《论衡·别通》:“夫孔子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25)揭然:高高地。(26)忍屈伸:能忍受不得意的事情。屈伸:偏义复词,重点指屈。(27)广咨问:多方面地向别人请教。咨:咨询。(28)除嫌吝:清除疑惑和耻辱。(29)淹留:停顿不前。(30)不济:不成功。(31)碌碌:平庸,无所作为。(32)窜伏于凡庸:陷在庸俗的境界里不能自拔。(33)下流:低水平,不成器。
  
  [讲解]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并不以能文著称,但他的文章写得极好,其中《出师表》传诵最广,这里选读的几篇文章也都很有水平。
  《与群下教》是希望诸位部下能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减少失误。作者的态度非常诚恳,其中特别提出的两位榜样;徐庶和董和,都是群下们所熟悉的,这样写当时的人读起来就会感到很亲切。徐庶和诸葛亮共事的时间不长,所以一笔带过,董和则“参署七年”,更加能够成为群下的榜样。《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说:“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诸葛亮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又曾表扬他“每言则尽”,给予极高的评价。诸葛亮虽然身居高位,却非常注意倾听下级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这在古代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篇文章处处见出作者以国事为重的高尚风格,至今仍然有教育意义。
  诫子书一类文章,中古时代出现了不少,其中有些写得过于细碎,或只讲对一些具体事情的要求,诸葛亮对儿子和外甥的教诲则只抓大的方面,教他们如何做人,总起来看,一要志存高远,不要陷于琐碎;二要严于律己,不要贪图享受;三要宁静致远,不要浮躁不安;四要接触社会,不要封闭自己。这几条现在看上去也还都是很好的告诫。大约因为儿子和外甥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两篇文章侧重点稍有差别,《诫子书》比较强调反“险躁”;而《诫外生书》中,反庸俗这一层意思讲得更突出一些。这显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诸葛亮要求下一代的几条,他自己都做得比较好。《三国志·蜀志》本传说他青年时代避乱于荆州,“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当刘备来向他请教时,他把天下的形势和应采取的对策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正是志存高远、不滞于俗的突出表现。诸葛亮生活简朴,靠俸禄吃饭,“不别治生”,“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蜀汉的老百姓因为要负担战争生活比较穷苦,但对诸葛亮却很拥护,他个人的高尚品德显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街亭失守,北伐中原一度遭到挫折时,他主动承担责任,上表要求“自贬三等”,降级使用,光明磊落,难能可贵。古语说“有德者必有言”,思想境界高的人,写起文章来自然不同凡响。
  这三篇都非常之短,只要把意思说清楚了,就不附加任何枝叶。文字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绝无刻意雕琢之意,但又不显得单薄枯窘,仍然从容有余味,魏晋散文往往有这样的特色。诸葛亮本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学修养都很高,文章便自有动人的风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