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从对文章删改来看现代文阅读做题

作者:洪劬颉




  今年现代文阅读《乡土情结》秉承了全卷人文性、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倾向,试题朴实无华,注重高中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尤其是在检验用新观念处理新教材上体现出明显的导向功能。《乡土情结》最初发表于1992年2月18日《解放日报》,是柯灵先生为《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创作的:仔细对照原文和试题,发现从原文近3000字删减到1246字,文字有较大出入。从命题者对文章的删改可以总结出一些做现代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抓住虚词,理顺段落结构
  
  例如,在第二段中“而且可能祖祖辈辈”一句中“而且”是被补加的,前面“。”也是由“,”改成的,在做第十九题时,就要抓住这个“而且”,因为在原文中,家乡的山水草木与悲欢离合的家史,是一层意思,是可以以“祖母的故事”作为一种概括来回答;但命题者的意图不在此,要考察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身上都给人们打下哪些童年的烙印”,这可以把视角锁定在文章的第二段,那么,如何从第三句到第七句是来谈“童年的烙印”的,从修改后的文章来看,思路很明显:父母亲族;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点。我们知道,作为全国统一考试,评分标准基本上说是唯一而确定的,命题者命题时必然要考虑到答案指向的唯一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考生水平。在题目设计上给考生提供必要的暗示,就启发我们需要把握住那些带有明示思路的词语,如:而且,但是,更……抓住这些词,可以更好的理顺文章结构,把握重要语句的理解。我们再来看第22题的B项,说“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亲的喜容笑脸……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我们只要抓住第二段中“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中的“但”,就可以断定题干的判断刚好相反,“决定”一词用错。虚词是行文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做题时,有意识的抓住这些重要的虚词,很多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二、分析思路,剔除赘余信息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句本身引领二段文字,但经删改,仅保留一句,且移到上一段成为第三段的结语。诚如不少考生考完后所说,现代文阅读主旨游离得很,前言不搭后语的。但这样修改其实并不影响答题。所涉及到的无非是第二十题和第二十二题的C项。文章的第三段主要是谈“人是不安分的动物”,背井离乡,也就是说乡土情结是如何产生的。少年离家,文章说得很清楚,一种是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第二十题设计比较简单,从答题情况来看,基本上不失分。人一旦离家,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一句之后,原先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是说乡土的梦,永远追随着他们。但如果这一句不删掉的话,考生基本上可以认定C项是正确的。一旦删去,并且补加上“浪荡乾坤”这一赘余信息,多少干扰了学生的视线。如果在做题时,通过对文章局部思路的分析,剔除掉这些赘余的信息,就问题来论问题,可以较好的解决问题。
  
  三、整体把握,评价重要语句
  
  新教材单元教学目标是特别注重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整体感知与整体把握也是高考一个重要的考点,年年必考,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是讲整体感知和把握与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捆绑在一起检查的,这无疑增加了第21题的难度,江苏省的得分情况不好,较多的学生只能得3-4分,答案五花八门,答非所问者多。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究竟难在什么地方?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删),(。)(改)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原文中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的是指“第一代华侨”,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的是香港“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等对大陆踊跃输将”的人,而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是来谈“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题干中概念的内涵具体指向不尽相同,命题者只是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前的“,”改为“。”,使得“都作了慷慨奉献”的“他们”也能够指代“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但是“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纷纷作移民计”一段文字应该删去而没有删去,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人也开始了一种新的背井离乡,成为新的一种少年离乡的情况,作者说这种矛盾的现象,可以理解为香港回归“是何等的盛世”,而一些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但又说“颇似难料”“其实易解”,至于怎么难料,怎么易解,文章都没有交代,似乎我们只能从原文结尾“为《香港文学》七周年纪念号作”而管窥一二,但可以明确的是;这段文字游离于本段中心,同样也有利于修改后文章的中心,这段文字的存在,极大的迷惑了考生的思维。尽管题干中作了提示,“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既然这样,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乡土情结?文章的第一段中已经提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乡土情结对人有哪些影响?同样第一段中也说了: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其次要问的是浮海远游的炎黄子孙与乡土情结之间的交叉点有哪几个?从第三段可知:一是与离开故乡的“时间因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再次要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浮游海外的人要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这样做反映了什么?从下文可以看出: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样,似乎才能得出所提供答案的三点,但是考生在考场特定的心理状态下,一般无法进行比较完美的思考,所以从江苏省这道题目所答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我认为:题目本身缺少严密性,经不住推敲。考察这个整体感知、分析评价,本身是一个导向,其实回答很多问题都需要从文章整体把握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思考更缜密,答案更客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展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推广,作为终端评价的高考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来越体现对学生思考、认识的引领导向。因此,研究高考,就需要更多样的方法、视角来进行。其中有一个原则可以坚持,那就是今年的高考对去年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什么样的纠偏,把握住这种纠偏,基本上就把握住了高考未来的趋向。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