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作者:高 方
《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语重心长、词采裴然的散文,本文副题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写给没考好的考生”。作者以一千二百年前落第者张继的“失”与“得”,来劝导学子正视生命中他们的初遇的落败。写古却不泥古的笔法,写满了历史和人生的颜色,读之使人不禁细致的咀嚼和体味,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简单说教更亲切更贴心也更富于实效。
作家用历史再现、情境摹拟的笔法,带领我们重返那个曾经喧赫的朝代。借助作家并未着色的文字,那群人围观榜单的议论,张继渐失光彩渐多羞愧的眼神在我们眼前清晰浮现,我们读到的是一种惊人的事实,所有这些仿佛都是来自一个亲历者的讲述。这得益于作家对一个落榜生心灵的深切体量,记录的是一个张作家对另一个张作家物伤其类的震颤。
为了远离那团落第的愁绪,排遣那份落第的尴尬,张继买舟远足。张晓风揣想人物心境的变化,循着“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情境的变化,细针密线,不厌其烦,“亦豪亦秀”,最大可能地还原了那种现场感,最大可能地临写了人物低回的心思。悲怆却不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这是失眠的衬色,失眠的原由,却也是人物振作的铺垫,是“失眠”有缘“不朽”的真正开始。从中我们大大地领教了张晓风“腕挟风雷的淋淳健笔,这枝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有一点刚劲”。
在《不朽的失眠》中,最为动人的是张晓风在文化的背景里为张继作传。她依托千古绝唱《枫桥夜泊》的节奏,用“月落”、“江枫渔火”写所见,用“乌啼”、“钟声”写所闻,用“霜满天”、“对愁眠”写所感,化原诗入散文,再加进张继的遭际以及张晓风的诗化理解,最终以来往古今,熔铸古今,而臻于天成。
《不朽的失眠》也是一篇当之无愧的文化散文,只是其中的文化不是我们常见的冷硬、生涩的文化,它曾被作家用情感拥抱和温暖过,常常闪耀着诗的灵性和诗的神采,富于生命的鲜活,它是被提纯和升华了的历史和现实,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散文更为广阔的境界。若想走进这篇用文,是需要一点知识准备的,比如关于唐代的科举,关于张继,关于唐诗,关于《枫桥夜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等等,没有这些积累,我们就不能跨时空与一辈古人对话,也听不懂张晓风本已尽量做到通俗的陈述。
从“惊悉落第”至“失眠苏州”,再至“题诗咏怀”,作家笔下的墨线看似拉得很远,其实始终不离文化的左右:作者不考量文化,笔下就流泻不出此种多情的文字;字符不包孕文化,作品就生不出奇丽多姿的画意和晶晶亮的思辨的火花。一个历史片断,一个生活的细节,自然的一枝一叶,张晓风部不会放过,她必用自己精致的笔墨一一铺展开来,让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为一种母性的表达而感动。
作家并不回避对人物苦闷的描述,这是以心问心的感人方式。落榜后,我们是有理由伤心的,但这种伤心却只可以是暂时的,更不可能就此沉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处失败,恰是留下了另一处获胜的机会。那长长榜单上的一长串名字都在时间的洪流里沉没了,而历久弥香的却是张继。正如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所说的:“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我们要感谢张继那场“不朽的失眠”,也可由此断言张晓风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与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