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始得西山宴游记⑴
作者:柳宗元
今年九月二十日,因坐法华西亭⒃,望西山,始指异之⒄。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⒅,斫榛莽⒆,焚茅筏⒇,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1),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22)。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23),若垤若穴(24);尺寸千里(25),攒蹙累积(26),莫得遁隐(27)。萦青缭白(28),外与天际(29),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30),不与培(土娄)为类(31)。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32)。引觞满酌(33),颓然就醉(34),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35),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7),游于是乎始(38)。
故为之文以志(39)。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释]
(1)本文是作者遭贬到永州的第五年,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所作。永州(今湖南零陵)地处湖南、两广交界处,当年被视为蛮荒之地。但佳山秀水,景色优美。作者以谪居之身,寄情山水,居间写了很多散文、寓言、游记。游记中最有代表性而自成体系的是《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因西山为“向之未始游”,故以“始得”二字命题名篇。西山:在今零陵县城西。(2)僇(lù)人:遭受刑戮侮辱的人。僇同:“戮”。柳宗元是被贬到永州这个边远山区去的,所以自称为“僇人”。(3)是州:此州,指永州。(4)恒:常常。惴(zhuì)栗:惊恐不安的样子。(5)隙:空闲的时候。(6)施施(shī):缓行的样子。(7)漫漫:漫无目的的样子。(8)日:常常,每天。其徒:指柳宗元的僚属、朋友。(9)穷:穷尽,这里指走遍。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流。(10)披:用手拨开。(11)更:复。相枕以卧:互相枕着睡觉。(12)极:至。趣:同“趋”,往。(13)异态:奇特怪异的姿态;指佳山秀水。(14)皆我有也:意为都被我欣赏领有到了。(15)未始知:从来不知道。未始:不曾。怪特:奇异独特。(16)法华西亭:法华:寺名。在零陵县城内东山上,宋改为万寿寺,元和四年,作者在寺西建亭,并撰《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记其事。(17)指异之:指点着它而称道它的奇异。(18)缘:沿着。染溪:潇水支流,在零陵县西南,一名“冉溪”,柳宗元《愚溪诗序》又更名为“愚溪”。(19)斫(zhuó):砍伐。榛莽:芜杂丛生的草木。(20)茅筏(fèi):指茂密的茅草。莜:草叶茂盛的样子。(21)箕踞:席地而坐,两腿伸开,形似簸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随意坐法。邀:游。指目游。(22)则凡数州二句:眼前几个州的土地,全在自己的卧席之下。此处意为距离仿佛很近。袵(rén):衣服的大襟。(23)岈(xiā)然:山峰高耸的样子。一说山深谷空的样子。洼然:山谷凹陷的样子。(24)垤(tié):蚂蚁洞的小土堆,也泛指小土堆。(25)尺寸千里:谓登高望远,远在千里以外的景象,仿佛只在咫尺之间。一说看上去只有尺寸的面积,实际却有千里的大小。这句说明西山之高峻。(26)攒蹙(cuán cù):形容景物都聚缩收拢在一起。攒:聚积。蹙:收缩。(27)遁隐:躲避隐藏。这一句言千里之景一览无余,了如指掌。(28)萦青缭白:指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萦、绕都是缠绕的意思。青:青山。白:白水。(29)外与天际:视野之外山水与高天连接。际:接合。动词。(30)特立:卓然而立。(31)培蝼(pǒul1óu):小土丘。(32)悠悠四句:写登临绝顶时心旷神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超脱境界。悠悠:无穷无尽的样子。颢(hào)气:即浩然之气,之天地之间的大气。涯:边际。洋洋:无边无际的样子。造物者:指天地、大自然。天地创造万物,故称之为造物者。穷:止,尽头。(33)引觞(shāng)满酌:拿起酒杯倒满一杯酒,觞,酒杯。酌:斟酒。(34)颓然:松驰倾倒的样子。(35)苍然暮色:昏暗的晚色。(36)心凝二句:物我两忘,达到了与自然界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心凝:心神凝定虚静,没有任何杂乱的思想活动。形释;身体形骸似已消散不复存在。释:消散。万化:万物。冥合:暗合。(37)向:从前。(38)游于是乎始:(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西山之游)开始。(39)志:记。
本文虽然是一篇记叙文,但做到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写登上西山的经过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悠悠乎与浩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陶醉于大自然中,领悟到了物我同一、身心超然的意趣。二是写到西山的高峻特立,作者说“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搂为类。”显然是在用西山做自我比况,在自然景物上面寄寓了作者刚直不阿、耻与朝廷小人为伍的品格特征。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映照,既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又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悟。间接肯定了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仍坚持的特力独行的高尚品格。这样,使山水游记的意蕴更加深化,思想价值得到提高。文章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并在文中或明或暗、时正时反地点题,行文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住到本州以后,常常恐惧不安。空下来的时候,就慢腾腾地走走,漫无目的地逛逛。天天和同伴们登上高山,进入深林,直到曲折溪水的尽头。只要有幽泉和怪石,再远的地方也无所不到;到了就分开杂草坐下,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了哪里。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就回城。自以为本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领略遍了,而不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面的亭子上,望见西山,才指点着以为不寻常,于是吩咐仆人度过湘江,沿着染溪,砍去树丛,烧掉茅草,一直到山的最高处为止。我攀援着登上西山,伸开两腿坐下眺望四周,原来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坐席之下。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深邃,有的低凹,有的像土堆,有的像洞穴。千里的距离仅在尺寸之间,各种景物聚拢收缩,层层堆叠,都无法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远处与天相接,四望浑然一体。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山丘不是一回事。我神思悠悠地与天地之气相通,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胸怀舒展地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昏昏沉沉地进入醉乡、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到了一无所见,我却还不想回去。心神凝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与万物合为一体,这才知道我以前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
因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注译 王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