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母亲也曾经这样想过

作者:洪劬颉




  我们都曾听说:性格决定命运,心灵造就了人等等这样的警句格言。在家庭中,一个人的心灵开始敞开,习惯开始形成,理性开始觉醒,善良或者邪恶的品格开始初具雏形。儿时的品格构成未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在儿时的品格基础上的叠加,正如诗人密尔顿所说,“童年预示着一生,正如早晨预示着一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教育究竟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豪威尔斯的那句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一个男人似乎永远不会理解他母亲传习给他的所有美好的东西,而当他看到这一切时,已经太晚了,因为他的母亲已经不会知道了。”
  当我在一个深夜把《伟人的母亲》一气读完,并欣然命笔于夜深人静之际,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的学生朋友。因为我知道:母亲也曾经这样想过,我们也会为人父母,我们也将要这样想过。
  人在孩提时,对物质世界、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心灵和对他人的心灵的领悟,比他在日后一生中所获得的领悟还要多。在这一个时期,一个小孩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在心灵中所产生的思想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说,要清除一个学者对自己施加的所谓知识只需离开他一年时间,那么,要清除孩提时代的积累要用一生时间。
  孩子最终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母爱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母爱是我们人类可以看得见的神灵,它的影响是永恒的和普遍的。乔治·华盛顿的母亲的“人格光辉和初生的太阳的光辉相比也毫不逊色”;爱德华七世的母亲“把温柔与严格巧妙地结合起来”;约翰·昆西·亚当斯的母亲“心灵就像纯净的天空、天真无邪的天使”;约翰·高夫的母亲是“一个渴望知识的天性聪明优雅的人”等等,当我们开始为人父母,我们最起码也要懂得我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做母亲,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我曾经给学生做过一个作文:给我未来的孩子写一封信。当我看到现在十五六岁的孩子预留给他们十五六岁的孩子的信时,我感觉到一颗颗真诚拨动的心,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真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不能先退一步,从对方的立场上反思自己。
  母亲也曾经这样想过,为什么我就没有听进呢?这个疑惑,慢慢伴随着我阅读的终结而澄清,我真诚期望我们的学生朋友能够读一读这本写母亲的书,它不仅仅告诉我们怎样来做儿女,而且也告诉我们怎么来做父母。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