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遗忘”的多重意义
作者:周红阳
散文起笔不扬,似乎均为“闲笔”,既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缓缓展开,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诉亲情。着重叙述自己坚持了几十年、一直没有改变也不想改变的画后洗笔的习惯——“每天必将当天用过的油画笔洗得干干净净,用肥皂洗,用手指甲使劲捏笔毛根部的残余颜料,务必洗得像新笔一样,保持笔毛的柔软与弹性”。作画已经“精疲力竭”了;画毕还得“至少花三四十分钟以上”的时间洗笔,自然是乏上加累,因而“如果哪天因故不洗笔,便感到分外的轻松”。初读这些,渎者可能有点纳闷: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耐心阅读下去,答案自然而然地接连呈现了。这样精心保养、爱护备至的画笔,后来因“几个月断了油画”,竟然也被“遗忘”了。而再度“回头作水墨”时,“墨汁和颜料”“亦干涸”了,“不少有关材料找不见,遗忘了”。其实被遗忘的还远不止这些,连珍贵的“大堆反转片”、“一些难得的照片、信件及文稿”也因“无人整理”而“遗忘”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喟叹:“‘遗忘’成了我生活中的障碍和内容。”此言平实而高妙,值得细细品味。试想,如果“遗忘”只是生活的“障碍”,想必带给生活的只有烦恼而毫无价值,那么“遗忘”也肯定没有多少意义可言了。然而,吴先生却把它当作生活的一种“内容”,视为组成生活而不可或缺的要素,笔者以为,解读《遗忘》的“支点”就在于此。
为落实“遗忘”成了生活的“内容”这一“彩点”,作者便由书画延伸到其他自己喜爱的“什物”,如“西藏的牦牛角”、“印尼的民间木雕”、“鹰的标本”等许多不远千里取来的曾经的“被宠之物”,也同样不断地被“遗忘”在“角角落落”,继而甚至又被“遗弃”在阳台。这里作者重重地运用了“遗弃”一词,意在点明由于“遗忘”而导致的结果的严重性,足见“遗忘”的可憾亦可忧,小觑不得。通过这样简略的叙写,不但丰富了文本的表现内涵,也使作者贴近现实,充满生活情趣,更加艺术的还在于巧妙地照应并突出了“遗忘”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确占据着重要的“内容”,这些便构成了“遗忘”的生活意义。
当然,假如生活内容只是“遗忘”,遗忘之后便是“遗弃”,那“遗弃”非但没有太多的意义,还多么令人失望和沮丧,作者显然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不但明确指出“有用之物与无用的垃圾”,可以“互相转化”,而且以十七世纪荷兰画家弗尔美的“被遗忘”和“重新发现”为例,道出了这么一条“生活规则”:遗忘中也偏偏遗忘了不该遗忘的重大事物。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谈和教训之谕,也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次审察,思考和领悟,平静之中透露出沉重。是啊,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谁也无法知道曾经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多少“不该遗忘”而被遗忘的“重大事物”。人们当慎重,尽量避免这种“几乎无事”的遗忘悲剧的发生和重演,并努力去发现那些“被遗弃在垃圾里”的“宝贝”。这是《遗忘》告诉我们的关于“遗忘”的又一种意义——社会意义,
作者写“遗忘”并非无病呻吟,故作高深,而是基于对“遗忘”的特殊关注和真切体悟,他曾作抽象水墨“遗忘之河”表达过自己的理解和豁达。虽然“随着生命的发展发生一轮又一轮新的转变,往事日渐被遗忘”,但人还是应该在不算漫长的旅途中“洒落几个彩点”的,惟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曾经拥有的灿烂生命。尽管作者没有作耳提面命式的谆谆告诫,而他用自己一生不懈的追求和辉煌的创造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朋友树立了榜样。把“遗忘”看作是一种“解脱”,或许感情上是出于无奈,而客观上则属于必然。由此,作者的笔触拓展到不会“像人一样”衰老的“岁月”,她将“永远年轻”,“铭记着古往今来的一切的一切”。这是对“遗忘”的另一种理解——该遗忘就要遗忘,当记住的必须牢记。作者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论:“该遗忘的遗忘掉吧,因有永不会被遗忘的:屈原、居里夫人、孙中山、鲁迅……谁必被遗忘,谁决不会被遗忘,其实都毋须自己操心。”这就是“遗忘”的生命意义。
返朴才能归真,自然而后永恒,一切违背历史规律的刻意雕饰和渲染张扬,都无益于人,无济于事,无补于世。《遗忘》的主旨就在于褒扬自然率真、平实质朴的品行美。吴老先生由己及人,从人到物,抚今追昔,寄情未来,表达了自己对“遗忘”的感悟和理解,揭示了“遗忘”对于人生和人类的多重意义,在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激荡着真挚的情感,于平实舒缓的叙说里蕴涵了深深的哲理,显示出作者厚实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