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祝翁

作者:蒲松龄




  济阳祝村有祝翁者,年五十余,病卒。家人入室理縗经,忽闻翁呼甚急。群奔集灵寝,则见翁已复活。群喜慰问。翁但谓媪曰:“我适去,拚不复还。行数里,转思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不如从我去。故复归,欲偕尔同行也。”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翁又言之,媪云:“如此亦善。但方生,如何便死?”翁挥之曰:“是不难。家中俗务,可速料理。”媪笑不去,翁又促之。乃出户外,延数刻而入,绐之曰:“处置安妥矣。”翁命速妆。媪不去,翁催益急。媪不忍拂其意,遂裙妆以出。媳女皆匿笑。翁移首于枕,手拍令卧。媪曰:“子女皆在,双双挺卧。是何景象!”翁捶床曰:“并死有何可笑厂子女见翁躁急,共劝媪姑从其言。媪如言,并枕僵卧。家人又共笑之。俄时,媪笑容忽敛,又渐而两眸俱合,久之无声,俨如睡去。众始近视,则肤已冰而鼻无息矣。试翁亦然,始共惊怛。
  (选自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本文寥寥三百字,写出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而且波澜起伏:死而复生,生而复死——老夫妻双双并枕而死;子女匿笑,共笑,而终于惊怛。令人惊服的是,这里写出了两个相当生动的形象:祝翁对老伴一片深情,怕自己死了以后她在子女手下日子不好过,殷勤地约她同行,态度则不免有点急躁。祝老太性格温厚,甚至还有些腼腆,她对老汉很体贴很迁就,虽然行动似乎并不得力,但她的思想与老汉是相通的。她认为一道死去“亦善”,只是觉得不大容易忽然就死,更不赞成公然“双双挺卧”罢了。这老两口实在都很动人。
  作为陪衬的是他家的子女,虽然作者对他们无一贬词,但看样子不大像孝敬父母的人物,至少祝家两代人之间有着很深的“代沟”。祝翁复活以后跟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却对老伴说“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这是何等沉痛的话!他们听了不去深刻反省,还有心思来笑!这样的两代人之间必有问题。他们一笑再笑,正说明老翁约老太太同死其实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而非忽发奇想。封建社会奉若神明的孝道被撕得精光,作品的发人深省之处正在这里;就是在今天,祝翁那几句话听上去也还惊心动魄,值得引起深思和反省。
  明明是一个内涵甚深的悲剧,小说在表面上却洋溢着很浓的喜剧气氛,笑声不断。这是大手笔的风度;唯其如此,作品虽短小,容量却不小。
  小说里祝媪也在笑,那是吃惊和不好意思;和子女们的近乎毫无心肝大不相同。作品最后写老太太“笑容忽敛”,真所谓神来之笔,既合于生活的逻辑,也使得作品的主题归结于严肃;读者至此也不得不“笑容忽敛”,转入回味和思考。
  像这样精彩的超短篇,《聊斋志异》一书中还有不少,不可不读。近人论《聊斋》往往比较重视那些篇幅较长的作品,似有所偏。清朝人冯远村《读<聊斋>杂说》云:“《聊斋》短篇(微型小说),文字不似长篇(短篇小说)出色,然其叙事简净,用笔明雅……虽不大为着意,然正不致遂败人意”,颇有见地。有一点创作经验的人都明白,成批推出的微型小说要写得“不败人意”殊非易事;还能让读者思考玩味,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