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裴广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两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五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牡丹花水
张丽钧
坐在从兰州开往敦煌的旅游车上,一路不停地喝水。问自己怎么会这么渴,回答竟是,焦渴的大戈壁传染给了我难耐的焦渴。
导游王小姐是个锦心绣口的人儿。在讲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时候,她说:你随便到一户人家做客,人家就会把你奉为上宾,用“牡丹花水”沏了八宝茶来款待你……我问临座的燕子,什么叫“牡丹花水”?燕子说她也不清楚。我只好凭空猜测,仿佛就是妙玉给宝玉、黛玉沏茶用的“梅花雪水”吧?从梅花的蕊上小心翼翼地收集点点细雪,融成一掬冰莹蚀骨的柔水。这“牡丹花水”,说不定就是采的牡丹花瓣上的露水雨水呢。这样想着,禁不住对那“牡丹花水”神往起来。
到了嘉峪关市,我们要用午餐。坐在餐桌边等着上菜的当儿,服务员来上茶了。导游王小姐笑着说:“虽说不是八宝茶,却是‘牡丹花水’,大家一路辛苦,请用茶吧!”我万分惊讶地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着就要亲口品尝到的“牡丹花水”。但是,不对呀!服务员居然提了把寻常的铝壶,咕嘟嘟给大家倒着最寻常的茶水。我跟燕子嘀咕道:“开玩笑,这哪里会是‘牡丹花水’嘛!”燕子皱着眉头,一百个想不通的样子。终于,我忍无可忍地唤来了王小姐,问她:“难道,这真的就是你所说的‘牡丹花水’吗?”王小姐听罢噗的一声笑了。她盯着我问:“你以为‘牡丹花水’是什么神水仙水呀?‘牡丹花水’是咱西北的老百姓对开水的一种形象叫法。你仔细观察过沸腾的水吗?在中心的位置,那翻滚着的部分,特别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我“哦”了一声,双手捧住一只注满了“牡丹花水”的茶杯,眼与耳,顿时屏蔽了饭店中一切的嘈杂。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给一壶滚沸的水起了这样一个俏丽无比的名字?世世代代,老天总忘了给这里捎来雨水。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苹活得那么苦,树活得那么苦,人活得那么苦。有一点儿浊水就很知足了,有一点儿冷水就很知足了,但,一个幸运的容器,竟有幸装了沸腾的清水!幸福的人盯着那水贪婪地看,他(她)想,喔,总得给这水一个昵称吧?叫什么好呢?抬头看一眼窗外,院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好,那欣然释放着的繁丽生命,多像这壶中滚沸的水呀!好了,就叫她“牡丹花水”吧。
我的心,在那一刻变得多么焦灼,竟恨不得立刻跑到饭店的操作间去看一眼从沸腾着的水的心中开出的那一朵世间最美丽、最独特的牡丹。这么久了,粗心的我一直忽略着身边最神奇的花开。我从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旁走过,没有驻足,没有流连。是缺水的大西北给了我一个关乎水的珍贵提示,让我在此生一次平凡的啜饮中感受到了震撼生命的不平凡。
“牡丹花水”。“牡丹花水”。我反反复复默念着你的名字,一个让人心疼的名字,一个让人心暖的名字。人间烟火味里铺展着无尽的梦幻织锦,美好的感恩,由衷的赞颂,既素朴又华丽,既“农民”又“小资”。把所有对生活的祈愿都凝进这一声轻唤当中,让苦难凋零,让穷困走远。我的大西北,愿你守着一朵富丽的牡丹,吉祥平安,岁岁年年。
(原载《散文》2003年第12期)
19.本文第一段写“我”“一路不停地喝水”和“难耐的焦渴”,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关于“牡丹花水”的得名,本文既通过王小姐之口做了解释,还有作者自己的补充和暗示。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本文倒数第二段说:“缺水的大西北给了我一个关乎水的珍贵提示”。这里的“珍贵提示”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撷取了一个关于“水”的生活片段,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通过对有关情境的形象展示和深入开掘,揭示了“珍重水,爱惜水”的重大主题,体现了散文以纤芥之微而见舆薪之大的特点。
B.本文先借王小姐的“绣口”和“我”的猜测编织了一个有关“水”的美丽谜面,然后再抖出谜底,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C.本文语言具有个性化,既有跃然纸上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又有深刻抽象的理性阐述,是一篇令人刻骨铭心的对“生命之源”水的礼赞文章。
D.本文情感真挚又跌宕起伏,先是听到“牡丹花水”后的神往,继而是知道真相后的“忍无可忍”和失望,接着又是凝思后的顿悟,情感在一波三折中达到了理性的升华。
E.本文以独特的思维视角揭示了西北贫困的根源在于缺水,也暗示了西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于加强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生态建设。
六 (12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语序(2分)
①在同一画面上出现了东西南北的地域和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并不使人感到矛盾和不调和。
②中景是长城、大河、平原、湖泊。
③在人民大会堂里悬挂的巨幅画《江山如此多娇》,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
④近景是高山、苍松、飞瀑。
⑤右上角则是一轮红日,体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的意境。
⑥远景则是雪山蜿蜒,云海茫茫。
⑦正好体现了我们祖国的辽阔广大,在现实生活中,当江南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喜马拉雅山上还是白雪皑皑。
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②⑥⑤①⑦
c.①⑦④②⑥⑤⑦ D.③①④②⑥⑤⑦
24.请以“秦始皇陵”的相关情况为叙述主体,重新改写下面的一段文字,可改动个别词语,但不可改变原意。(4分)
人们已经基本了解了秦始皇陵并破解了其布局之迷,地宫是它的核心,其他城垣、建筑、陪葬墓,陪葬坑都围绕着它,如众星捧百一般,参观者对秦始皇陵如此规整的设计、恢宏的建筑无不赞叹有加。
改写:秦始皇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